青春践行使命 创新赋能乡村——青春视角下的乡村产业振兴

发布时间:2025-08-24 14:3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姚佳昊   阅读 1.0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大背景下,长治医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团于6月30日至7月3日深入山西省平顺县开展为期四天的"三下乡"实践活动。这支由师生组成的团队,以"医路赋能,产业探新,青春筑振兴"为主题,通过医疗帮扶、产业调研、科技探访等多元化实践形式,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从"治病"到"防病"的转变

在东寺头村村委会大院,实践团搭建起临时医疗站。和济医院骨科专家发现,当地村民普遍存在因长期劳作导致的关节劳损问题。其创新性地采用"现场诊疗+居家康复指导"模式,不仅为患者开具处方,还手绘康复动作示意图,并安排学生上门张贴指导。"这种'治疗+预防'的模式,让医疗服务真正落地生根。"李教授说。

急诊科医生开展的急救培训成为活动亮点。通过改良传统教学方式,其将心肺复苏要领编成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并设计互动游戏帮助村民记忆。60岁的村民王大山经过反复练习后表示:"以前觉得急救很难,现在掌握了要领,心里踏实多了。"

传统农业的现代化突围

在潞参中药科技产业园,实践团见证了传统党参产业的转型升级。队员们发现,通过精深加工,党参从每公斤几十元的原材料,摇身变为价值数百元的保健品,实现了"身价倍增"。

针对产业痛点,实践团提出"智慧仓储+文旅融合"的创新方案。队长王鸿岳介绍:"建议建设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仓储系统,同时开发'党参研学游'项目,让游客体验从种植到加工的完整产业链。"这一建议立即获得当地企业的积极响应。


创新驱动的乡村未来

在AI未来体验中心,队员们亲身体验了智能家居、农业无人机等前沿科技。令人惊喜的是,其迅速将所见所学与乡村实际结合,提出"AI+党参种植"的构想:通过智能监测系统实时分析土壤墒情、病虫害情况,实现精准农业管理。

奥泰医疗的国产高端医疗设备研发故事尤其令人振奋。了解到该公司突破国外技术封锁的历程后,队员刘艺星感慨:"这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不仅要追求前沿,更要解决实际问题。"

从"一次活动"到"持续赋能"

活动尾声,实践团与当地政府、企业达成多项合作意向:建立定期义诊机制、开展党参产业升级课题研究、共建大学生实践基地等。指导老师张丽娜表示:"不仅要'送服务下乡',更要'带问题回校',通过持续研究实现长效赋能。"

平顺县乡村振兴局负责人评价:"这种'医疗+产业+科技'的多维帮扶模式,既解决了眼前需求,又谋划了长远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思路。"

据悉,长治医学院将把此次实践成果转化为教学案例,并组建专项课题组持续跟踪服务。这支年轻的实践团队用实际行动证明:当代大学生不仅要有家国情怀,更要有将理想转化为现实的创新能力。他们的探索,为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姚佳昊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