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扭”出新传承 非遗筑梦润童心 ——新疆政法学院“铁魂非遗筑梦人”开展非遗扭扭棒玫瑰花手工课

发布时间:2025-08-20 23:3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锴   阅读 6.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2025年7月11日,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的活态传承,激发青少年对传统工艺的兴趣与热爱,新疆政法学院信息网络安全学院“铁魂非遗筑梦人”团队于今日走进五十一团十九连,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进乡村”主题活动。本次活动的核心内容是运用色彩鲜艳的扭扭棒,带领小朋友们动手制作象征美好与坚韧的“非遗”玫瑰花,在趣味互动中播撒文化传承的种子。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教授小朋友手工艺具体制作步骤

活动之初,团队成员首先向小朋友们介绍了本次活动的主题“铁魂非遗筑梦人”的内涵,为小朋友们讲解当地深厚的兵团红色文化底蕴。队员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传统手工艺的价值,并引出今日的主角——用现代手工材料“扭扭棒”来再现传统花卉制作技艺的创意课程。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给小朋友调整半成品花瓣

在团队成员的耐心讲解和分步示范下,小朋友们兴致勃勃地拿起手中的扭扭棒。从花瓣的卷曲塑形、层次的叠加,到花萼的包裹、枝叶的点缀,每一步都充满了新奇与挑战。队员们手把手指导,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力,用灵巧的小手“扭”出一朵朵独一无二的玫瑰花。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欢声笑语不断。原本普通的扭扭棒在孩子们专注的创作中,逐渐幻化为一朵朵栩栩如生、色彩斑斓的“铁艺玫瑰”,象征着在坚韧土壤上绽放的文化之美。

图为小朋友进行花瓣制作

本次“扭扭棒非遗玫瑰花”手工课,是“铁魂非遗筑梦人”团队将非遗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次生动实践。选择扭扭棒这种安全、易操作、表现力强的材料,极大地降低了传统工艺学习的门槛,让乡村儿童能够轻松上手,在玩乐中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理解“非遗”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融入生活、充满乐趣的文化瑰宝。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新疆政法学院学子深入基层、服务乡村、践行青春担当的缩影。以“铁魂非遗筑梦人”为名,团队成员不仅传递了非遗知识,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他们将“铁魂”所代表的坚韧不拔、精益求精的精神融入实践,通过创新的形式,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了青春活力,点亮了孩子们心中的非遗梦想。

撰文|谢昕依

图片|李锴

审核|付帅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锴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2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