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0日讯(通讯员 曹毅)巍巍井冈,层峦叠翠,革命星火,砥砺前行。2025年8月11日至19日,惠州学院阆苑青马实践团一行奔赴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在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参加“井冈情·中国梦”2025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他们循着先辈足迹,触摸历史脉搏,在身临其境的学习实践中感悟井冈山精神的磅礴伟力,于革命圣地的淬炼中激扬青春,传承井冈山革命精神。
图为团队成员合照
枫树坪前铸军魂 红歌声声砺初心
8月12日清晨,庄重的开营仪式后,基地杨思老师的情景式教学《三湾改编》将学子们拉回到1927年的枫树坪。通过角色扮演与深度解析,“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等伟大创举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化作鲜活的历史场景,深刻烙印于心。学子们感悟到,正是这关键性的“政治建军”,才使得革命的星火得以保存并终成燎原之势。当晚,基地王滢、张冉老师引领的红歌课堂激情澎湃,《十送红军》、《映山红》等经典旋律在夜色中回荡,歌声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成为点燃新时代青年赤诚初心的精神火炬。
图为团队成员在上《“三湾改编”情景教学》课程
图为团队成员在上《歌声中的红色记忆》课程
八角楼灯启新思 革命家风润心田
8月13日,基地刘文兰老师的《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专题课》如黄洋界上驱散迷雾的晨曦,系统梳理了井冈山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深刻阐释了“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的精神内核。下午,《革命后代话初心·讲家风》访谈式课程更是一次直抵心灵的震撼。革命后代芦继兵、张旅天两位同志深情讲述父辈“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与舍生忘死的家国情怀。芦继兵同志追忆父辈在极端困难下的坚守;张旅天同志分享张蕴钰将军“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崇高风范。课堂上,学子们几度潸然泪下,深刻体悟到“红色家风”是融入血脉的信仰基因,是校准人生航向、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这场跨越时空的讲述,让他们懂得了:何为真正的忠诚与奉献,何为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图为团队成员在上《革命后代话初心·讲家风》课程
图为团队成员在上《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专题课》课程
图为团队成员与革命后代合照
黄洋界上忆烽火 扁担灯芯照征程
8月14日,阆苑青马实践团踏上黄洋界哨口。云雾缭绕间,带队老师杨思生动讲述着当年“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壮烈保卫战。学子们肩扛扁担,体验当时红军急行军,在崎岖山路上挥汗如雨,亲身感受革命先辈“肩挑背驮”保障供给的艰辛。在坝上村老乡家,团队协作动手制作红军餐,粗茶淡饭间,“艰苦奋斗”的精神从口号内化为筋骨记忆。在八角楼,毛泽东同志旧居前,刘小如老师深情讲述“一根灯芯”的故事。那微弱却执着的灯光,仿佛穿越时空,映照着伟人在油灯下为中国革命道路苦苦思索的身影。实践团成员深受触动,现场拍摄《从一根灯芯到万家灯火》主题微团课片段,感悟信仰之光如何穿透黑暗,最终照亮整个中国。
图为团队成员前往黄洋界图片
图为团队成员在老乡家协作动手制作红军餐
图为团队成员在八角楼现场聆听教学
青松忠骨铭心志 草鞋砺足志弥坚
8月15日在小井红军医院旧址内,斑驳的土墙、简陋的器械无声诉说着当年的艰难。带队老师谢珍志动情讲述130余名重伤员在敌人威逼利诱下宁死不屈、英勇就义的壮举,“信仰高于生命”的崇高精神令学子们肃然起敬,默然垂首。在大井朱德、毛泽东同志旧居,刘小如老师再次引领大家感悟伟人在艰苦环境中探索革命真理的执着。随后,队伍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步入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在郑丹霞老师低沉而有力的讲述中,学子们向长眠于此的革命英烈默哀致敬,深切缅怀他们为民族解放事业作出的不朽功勋。全体团员紧握右拳,重温入团誓词,铿锵誓言在山谷间回荡,表达了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的坚定决心。下午的实践课程别具深意——在基地老师指导下学习编织红军草鞋。粗糙的草料磨砺着手掌,队员徐定文感叹:“当年红军踏破的岂止是脚下的荆棘?他们是以血肉之躯踏碎了旧世界的枷锁!这草鞋,编织的是革命者的坚韧,更是我们新时代青年当有的精神底色。”
图为团队成员在小井红军医院聆听现场教学
图为团队成员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重温入团誓词
图为团队成员学编“红军草鞋”
薪火相传续新篇 青春执笔绘宏图
8月16日至17日,阆苑青马实践团进入自主实践调研阶段。在荆竹山雷打石前,“行动听指挥”的朴素纪律要求穿越时空,学子们拍摄《石上纪成薪火递· 心中尺正青春行》微团课视频,感悟纪律严明是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深入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厚重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学子们系统回顾斗争历程,深化对井冈山精神的理解,并继续完善《朱德的扁担》、《从一根灯芯到万家灯火》等微团课素材的拍摄。17日下午,全体成员齐聚基地教室,结合几日来的所见所闻、所学所思,展开热烈的课题讨论。大家围绕红色资源的创新转化、井冈山精神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融入、青年如何在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等议题,从专业视角出发,积极建言献策,探讨如何以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让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图为团队成员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参观调研
图为团队成员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参观调研
红土情深砺青春 星火永续向未来
九日的井冈山实践,惠州学院阆苑青马实践团的学子们感受良多,队员陈婧动情地说到:“井冈山之行,重走挑粮小道、瞻仰烈士陵园、与老乡交流,深感革命艰辛、信仰力量与军民鱼水情。作为新时代青年,这是深刻的精神洗礼。我将传承艰苦奋斗、坚定信念的井冈山精神,勇担使命,把个人理想融入时代洪流。”
图为团队成员在拍摄微团课视频
井冈山这片红土地激荡的青春气息,已深深融入他们的血脉。一次井冈行,一生井冈情。阆苑青马实践团的学子们在此汲取的信仰力量、锻造的精神品格,必将化为他们砥砺前行的动力,团结引领身边的团员青年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激励阆苑学子们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传承不熄的星火,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青春华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曹毅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