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0日讯(通讯员 陈凌云、霍续龙、查旺斯基)为响应“健康中国”战略号召,深化校地合作,赋能基层治理,近日,阿坝师范学院“格桑花开·健康有我”先锋队赴阿坝县、红原县、壤塘县开展为期10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支由藏汉双语学院11名师生组成的双语团队,通过专业宣讲、入户调研、文化传播等形式,为高原牧区送去健康知识与人文关怀。
专业筑基:多方联动构筑健康防线
团队先后与阿坝县团委、疾控中心、藏医院等机构开展深度合作。在疾控中心座谈会上,专业人员详细讲解了包虫病、布鲁氏菌病等地方性传染病的防控策略;藏医院专家则分享了藏医在慢性病防治中的独特经验,为团队提供了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结合的新视角。在麦昆乡中心校,团队通过查阅学生健康档案、走访教室宿舍,为校园传染病防控体系建设提出建议。藏汉双语学院党委副书记表示:“团队既要当好健康知识的传播者,更要做好基层需求的倾听者。”
▲图为团队在阿坝县疾控中心座谈
精准施策:双语服务惠及千家万户
团队创新采用"集中宣讲+入户指导"模式,在麦昆乡日格扎村、麦尔玛镇阿布洛村等地开展健康宣讲10余场,入户指导200余户。针对牧区特点,队员们将专业医学术语转化为“奶茶煮沸喝”“手套勤更换”等生活化建议,并示范“七步洗手法”等实用技能。在阿坝县高原油菜花种植基地、万利农副产品公司等场所,团队结合行业特点开展定制化宣传。夜间在金幡银座广场,队员们更是以锅庄舞为媒,在欢快氛围中传播健康理念。当地牧民纷纷竖起了大拇指:“这些娃娃讲得明白,我们听得懂、用得上。”
▲图为团队在麦尔玛镇阿布洛村宣讲
红色传承:健康服务与文化浸润并重
在阿坝县城关第一小学、壤塘县城关小学,队员们用“病毒小精灵”等生动比喻为孩子们上健康课,同时参与“红色资源融入民族团结教育”研讨会,实现健康服务与文化传播的双向赋能。转战红原县期间,团队重走日干桥长征路,并以长征精神为引领,在牦牛广场上,开展“健康安全+红色文化”综合宣传,让健康理念与红色文化在高原牧区生根发芽,让健康帮扶行动成为连接藏汉两族人民的桥梁,共同书写着民族团结与进步的新篇章。
▲图为团队成员在阿坝县城关一小宣讲
此次实践累计服务群众2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团队与当地疾控中心建立了长效合作机制,他们怀揣着对藏区人民的深情厚谊,对健康帮扶事业的执着追求,在这片神秘而辽阔的土地上,将持续开展“基层宣讲员培训”“托底性帮扶实践”等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提升民族地区群众健康素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团队合影
据悉,阿坝师范学院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工作,将志愿服务深度融入“大思政”工作体系,依托“‘格桑梅朵’铸魂工程”实践育人工程,充分发挥格桑梅朵“樱·才”志愿服务团(队)作用,实现了民族文化、师范文化、红色文化、抗震救灾文化的有机结合。下一步,学校将继续有力推进项目实施、完善优化项目建设,切实全面提升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同时将继续保持积极探索,形成具有可示范、可引领、可辐射、可推广、可持续意义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推动形成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一院一品”或“一院数品”的生动局面。(通讯员:陈凌云 霍续龙 查旺斯基)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霍续龙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