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业大学红星溯源探访队赴濮塘烈士陵园开展红色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13 17:5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万晶煜   阅读 3.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心得

大学生云报8月13日讯(通讯员 万晶煜)今日,安徽工业大学红星溯源探访队成员集体前往马鞍山市濮塘烈士陵园及新四军作战指挥所,开展以“追溯红色记忆,体悟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实践活动。队员们在实地探访中重温革命历史,缅怀先烈事迹,接受精神洗礼,凝聚起砥砺前行的力量。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红星溯源探访队怀揣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与追思,踏上了这场意义特殊的实践之旅。对队员们而言,此行不仅是地理空间的移动,更是一场穿梭历史、洗涤心灵、汲取力量的精神朝圣,让他们在铭记历史中明晰前行方向。

初入陵园:庄严肃穆中感受历史厚重

踏入濮塘革命烈士陵园,红星溯源探访队队员们首先看到的是刻有“安徽省马鞍山市濮塘革命烈士陵园”字样的石碑,庄重古朴的碑体仿佛在无声诉说着岁月沉淀的厚重。沿石阶而上,周围树木郁郁葱葱,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斑驳光影,静谧而肃穆的氛围悄然蔓延。

石阶两侧,错落分布的烈士墓冢整齐排列,每一块墓碑上的姓名与生卒年,都是英烈们留在世间的最后注脚。“鲍世昌烈士之墓”“王恩祥烈士之墓”……这些名字背后,是一个个曾为理想热血奋战、为家国慷慨赴难的灵魂。队员们放轻脚步,生怕惊扰这份宁静,又忍不住驻足凝视,试图从墓碑的字里行间探寻先烈们的故事。

追溯历史:从实物与文字中触摸英雄足迹

在陵园的烈士英名墙前,探访队队员们驻足良久。墙上密密麻麻的名字如同一部无声的史册,记录着这片土地曾经历的烽火岁月。据讲解介绍,这里的烈士中,既有投身抗日战争、在枪林弹雨中抵御外敌的勇士,也有奋战在解放战争前线、为新中国诞生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还有在和平建设时期为守护人民、保障家国安宁献出生命的楷模。

走进新四军濮塘作战指挥部纪念馆,陈列的旧物、泛黄的照片拼凑出往昔的战斗场景。简陋的武器、磨损的军装,见证着革命先辈们在艰苦条件下,凭借坚定信念与顽强意志与敌人殊死搏斗的历程。队员们认真聆听讲解,仿佛看到夜色中战士们悄悄集结、战火里他们冲锋陷阵的身影,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故事在此刻鲜活起来,让大家真切触摸到历史的温度,感受到英雄们的热血与担当。

感悟精神:在缅怀中接受心灵洗礼 

站在烈士墓前,探访队队员们自发低头默哀。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似是先烈们的回应。此刻,队员们内心的震撼难以用言语形容:这些烈士在青春正好的年纪告别家人,奔赴未知的战场,他们何尝不知危险,何尝不念牵挂?但为了“家国”二字,为了让更多人能有安稳生活,他们毅然选择舍生取义。

队员们深刻认识到,先烈们的牺牲不是终点,而是一种精神的开端。这种精神,是对信仰的绝对忠诚,是面对困难时的无畏勇气,是为了集体利益甘愿奉献一切的大爱情怀。作为新时代青年,享受着和平与繁荣的他们,更不能忘记这一切的由来——烈士们用热血铺就的道路,需要带着这份传承继续走下去。

交流分享中,队员们感慨万千。有队员表示,此前对“英雄”的理解停留在书本和影视中,此次亲身站在陵园触摸历史,才真正懂得“英雄”二字的分量是用生命铸就、用奉献诠释;也有队员谈到,和平年代虽无硝烟战火,但传承英烈精神,就是要在日常中坚守责任,为社会进步添砖加瓦。这些感悟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经历实地探访后扎根心底的信念。

践行使命:带着精神力量砥砺前行 

离开陵园时,夕阳余晖将天边染成橙红,洒在墓碑与石阶上,给肃穆的陵园添了几分温暖。此次实践让红星溯源探访队队员们明白,铭记历史不是沉溺于过去的苦难,而是从历史中汲取力量,转化为前行的动力。

队员们纷纷表示,回到生活中,要将这份精神融入日常:学习上,以先烈们的坚定信念为指引,克服困难、钻研知识、提升自我,为将来投身国家建设储备力量;社会中,主动传递正能量,宣传英烈事迹,让更多人了解、铭记这份厚重的历史;面对责任与挑战时,学习先烈的担当,不推诿、不逃避,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濮塘革命烈士陵园之行,成为安徽工业大学红星溯源探访队成员们一场深刻的精神朝圣。大家表示,将带着对英烈的敬意与追思,铭记历史、砥砺前行,用青春汗水与奋斗续写属于新时代的篇章,不负先烈们的热血,不负这个伟大的时代。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万晶煜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2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