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信大初翎支教队赴汉源县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06 22:1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廖李林   阅读 1.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2025年暑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初翎小分队赴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开展了为期15天的“三下乡”支教活动。本次活动以“教育帮扶,助力乡村振兴”为宗旨,通过课堂教学等形式,为当地孩子带来知识和关怀,用实际行动践行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图为初翎支教队队员合照王皓供图

精心备课,课堂绽放活力

支教团队结合当地教育资源和学生实际需求,在活动开始前两个月便精心设计了涵盖语文、数学、外语、科学、体育等方面的课程,队员们希望能够用新颖的教学方法给学生们带来不一样的课堂体验。在外语课上,初翎队员用英语俗语和多语言表达激发孩子们的语言兴趣;物理课上,简易的电路实验让孩子们惊叹不已;手工课上,一幅幅色彩缤纷的手工作品体现出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此外,初翎支教队还开展了心理健康、传统文化等特色课程,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全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堂上,孩子们积极参与、踊跃发言,求知的眼神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期待。

图为初翎支教队队员全神投入授课   王皓供图

多彩活动,点亮童年时光

除了课堂教学,初翎支教队还策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趣味体育课上的接力、投篮比赛让孩子们尽情挥洒汗水,感受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手工课上,孩子们用黏土、彩纸创作出自己的美味冰淇淋,用鸡蛋托、麻绳制作出独一无二的风铃,用花草、小锤子“锤”出别具一格的拓染帆布袋。当然,其中也包含了孩子们最爱的“漆扇体验课”,制作漆扇的同时也让孩子们了解了我国传统的漆器;音乐课上,孩子们与老师一起合唱《请记住我》,稚嫩的童声唱出童年的美好,传递真挚的情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初翎支教队举行了一个趣味问答的活动,让孩子们通过书信畅谈想法:“你想长大吗?”“想,赚钱养妈妈。”“不想,因为童年很美好,我不想让他消失。”小小的问题展现出孩子们无限的哲思。

图为初翎支教队队员与学生协作制作漆扇王皓供图

图为初翎支教队队员与学生协作制作拓染帆布袋   廖李林供图

双向成长,共筑教育未来

在支教活动过程中,初翎支教队也对孩子们进行了采访,多名学生说到“我今年在这里交到了新朋友。”“和学校不同的是,这里讲一些有趣的课外知识,老师教我们做了以前没见过的实验。”“希望老师以后能经常到少年宫陪我们玩。”支教队负责人王皓分享:“孩子们特别棒,都有敢于表达的勇气!和他们相处,也教会我如何成为更优秀、更懂孩子的老师!”在支教活动结束之后,初翎也收到了多位家长的祝福与留言:“如果可以也请你帮我转告各位可爱的老师,孩子好舍不得你们,第一次看他哭的稀里哗啦的舍不得你们,祝你们前程似锦未来可期。你们的付出在人生道路中有一段很有意义的旅程,一群可爱的孩子们喜欢认可爱着你们,愿你们未来的路越来越好,充满爱和力量!”虽然力量有限,但看到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光芒,初翎队员们知道,这段经历将永远铭刻在他们和孩子们的生命中。

图为公益托管班结营仪式 廖李林供图

15天的支教时光转瞬即逝,但这段跨越山海的相遇,已在孩子心中播下了希望的种子。正如初翎支教队所言:“让知识翻阅山峦,让希望点亮星光。”他们相信,只要教育不止,希望的火种便会在这片土地上持续燃烧;他们深知,教育的力量可以打破地域的局限。只要教育的脚步不停,就能帮助这些孩子编织出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让他们带着知识的力量,走出大山,反哺家乡,让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教育接力,振兴不息;青春之火,永燃山乡!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廖李林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5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