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接力,让池州傩戏在新时代“活”起来

发布时间:2025-08-04 12:5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赵蕊 徐心雨 邓梦璇 夏明玉 鲍雅芝   阅读 1.2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在这个炎炎夏日,“传承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暑期社会实践团踏上了一段意义非凡的路程,他们深入池州市贵池区,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且深入人心的社会实践活动。为期一周的“三下乡”活动,不仅为当地社区带来了新鲜的文化气息和实用的教育服务,更让实践团的每一位成员深刻的体会到了青春的责任与使命。

溯源:探寻傩戏文化密码

实践团深入池州傩戏传承地傩仙镇,与老艺人、文化专家深度对话。从傩戏的历史缘起,到表演程式、面具服饰的文化寓意,成员们实地走访、细致记录。通过访谈老艺人,挖掘口述史,用文字、影像留存珍贵细节,为傩戏文化研究勾勒清晰脉络,让这份承载地方记忆的非遗,在青春视角下重新焕发光彩。

体验:触摸活态传承温度

跟随傩戏传承人,团队开启沉浸式学艺之旅。学习唱腔的婉转、舞步的律动、仪式的庄严,成员们亲身参与傩戏片段排练,从生疏到熟练,感受非遗艺术的独特魅力。同时,录制高清教学视频,打破传承的时空壁垒,让更多人能够直观的学习,助力傩戏“从小众传承”走向“大众共享”。

传播:点燃青春传播火种

走进当地社区,开展知识讲座与面具制作课堂,让学生们参与其中。以青春语态讲好傩戏故事,激发青少年对非遗的兴趣,让传承的种子在新一代萌发。孩子们都觉得在傩戏中“判官”就像奥特曼一样厉害,他们都是守卫正义的英雄,传统文化与童年想象,在这一刻奇妙的融合在一起了。

守护:构建数字传承矩阵

运用全景拍摄技术,为傩戏面具、道具、表演场景建立数字化资源库,留存高清影像与表演视频。这份“数字档案”,既便于长期保存,也为后续研究、文化推广提供可视化素材,让傩戏传承有了“数字底气”,不惧岁月侵蚀。

此次实践,数理学院“青·传承”团队以调研溯源、体验传承、青春传播、数字守护为支点,撬动池州傩戏传承新活力。后续,团队将通过实践成果发布、媒体推广,持续扩大傩戏影响力,让古老非遗在青春赋能中,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桥梁,为地方文化传承的注入持久动力。

(撰稿:赵蕊 摄影:邓梦璇/夏明玉/徐心雨 审核:彭芳珍)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蕊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6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