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盛夏,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星海绘梦·星光‘童’行”志愿服务团积极响应“三下乡”号召,走进特殊教育领域,为孤独症儿童开展了一场充满爱与温暖的系列关爱活动。志愿者们凭借专业素养与满腔温情,精心打造多元课程,为“星儿”搭建起成长的阶梯。
精心筹备:铺就温暖陪伴之路
活动伊始,志愿者团队迅速行动起来,积极进行筹备工作。他们提前规划教学场地,在一楼认知教室整齐备齐拼音卡片,于小木屋精心布置社交游戏道具,全力营造出适合“星儿”学习的温馨环境。课程开始前,带队老师亲切地与孩子们互动交流,帮助他们逐渐适应课堂节奏,为接下来数日的陪伴之旅筑牢情感基础,让“星儿”们能在熟悉和安全的氛围中开启成长探索。
该图为志愿团队走进常州天爱儿童康复中心为课程活动进行提前筹备。
多元课程:全方位赋能“星儿”成长
志愿服务团围绕语言认知、能力训练、艺术疗愈等多个维度,设计了丰富多样的课程,为“星儿”的成长注入了多维动力。
语言与基础认知:打破沟通壁垒:在一楼认知教室,趣味盎然的拼音课开讲。老师巧妙运用趣味卡片和互动游戏,带领“星儿”认识拼音发音和拼读规则。志愿者全程陪伴在旁,鼓励孩子们勇敢开口,逐步激发他们对语言学习的兴趣。随后的语言故事课移至一楼感统教室,通过生动讲述和情景模仿,锻炼“星儿”的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助力他们跨越沟通障碍,搭建起与世界对话的桥梁。
能力训练与社交:筑牢成长基石:小木屋的专注力课堂上,串珠子、找不同等任务搭配奖励机制,有效提升了“星儿”的注意力。志愿者们见证着孩子们专注的时刻,并及时给予肯定。社交游戏课灵活安排在小木屋或一楼精灵教室,“传递小秘密”“合作搭积木”等游戏,让“星儿”在互动中学会沟通协作,打破社交壁垒,感受群体的温暖。二楼感统教室的感觉统合课,借助专业设备设计趣味活动,改善了孩子们的协调与感知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生活场景,为独立成长积蓄力量。
艺术与创意疗愈:滋养心灵世界:艺术成为赋能“星儿”成长的重要力量。一楼奥尔夫教室的音乐课,以节奏互动和乐器体验为载体,成为“星儿”表达情绪的窗口,让他们在旋律中释放情感、感受艺术魅力。二楼精图教室等地开展的精图/绘本课,引领“星儿”遨游在阅读与创作的世界,培养他们的想象力与审美能力,用艺术滋养心灵。午后的情景游戏课回到一楼小木屋,通过模拟生活场景,提升“星儿”的应变能力,助力他们更好地融入日常生活。
图为志愿团队走进常州天爱儿童康复中心的多元课堂与星儿进行课程互动。
暖心收尾:延续关爱温度
每日课程结束后,志愿者与老师都会认真复盘“星儿”们当天的表现,细致记录他们的进步与不足,为后续教学调整提供精准依据。活动接近尾声时,一场小型互动活动温馨举行,“星儿”们分享自己的喜好,收获了专属奖励,稚嫩的脸庞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此次“三下乡”七月行动,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星海绘梦·星光‘童’行”志愿服务团以多元课程为依托,为“星儿”的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持。未来,团队表示将持续深耕特殊教育关爱领域,不断迭代服务模式,传递温暖与知识,助力“星儿”拥抱更广阔的成长天地,让青春志愿力量在守护特殊群体的征程中绽放光芒。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洁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