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农咨询团:农田杂草绿色处理

发布时间:2025-07-31 21:1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广   阅读 2.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31日讯(通讯员 陈广)为深入贯彻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积极响应绿色农业发展理念,全面提升农田生态管理水平,减少化学除草剂的使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7月11日,安阳工学院电子电气与无人机学院科技兴农咨询团携手安阳市龙安区侯七里村村民委员会,共同启动了“农田杂草绿色处理”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推广科学、环保的杂草处理方式,增强农民对绿色农业技术的认识与应用能力,推动农业生产向更加绿色、高效的方向转型。

图为实践队员与村委会交流活动实施具体过程。陈广 供图

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为更好地走进乡村,服务人民,经过与村委会进行沟通,实践队员们当日在与村委会的沟通下确定了开展农田杂草绿色处理实践活动的具体过程。实践之前队员首先对村委会进行沟通,了解当地农田分布与杂草情况、杂草的主要处理方式以及对科技兴农相关信息的了解程度,通过一系列的计划,最终安排好了农田杂草绿色处理实践的操作流程。

图为实践队员深入田间地头对农田杂草进行绿色处理。陈广 供图

跟着村委会来到田地,村民耐心地与队员们讲解了农田杂草的主要种类与分布。当前季节正是炎炎夏日,也正是田间杂草疯长的季节,而村里大部分家庭只有老人小孩,现在正是缺少劳动力的时候。得知情况后,队员们合作分工,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杂草处理实践当中,队员们顶着太阳认真干活,在交谈中拔除农田中的杂草,深入落实了实践活动的目的,深刻体会到了村民们劳作的不容易,队员们都希望为村民们减少一些农务负担。

图为实践队员互相合作对农田杂草进行绿色拔除。许少函 供图

农田杂草拔除看起来容易,但真正动手干了才能知道做农活的艰辛与农民的不易。空有理论没有具体的实践不叫实践,只有通过与村民们接触,才能够切实去了解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才能够将理论与具体实践相情况相结合,分析当地农业生产最需要的是什么,哪种科技兴农方案才最适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最后队员们认真劳作,将田间杂草清理干净,队员们在劳动中收获满满,同时也开阔自己的视野,将大学生活与社会劳动联系起来。

图为实践队员完成农田杂草拔除任务后的成果展示。许少函 供图

在交谈劳做中,实践队员们结束了对农田杂草绿色处理技术的深入探索与实践。汗水在泥土的芬芳中挥洒,每一滴都似乎在与大地进行着无声的对话,讲述着队员们对于自然和谐共生的执着追求。随着时间的推移,队员们的身影在晚风中逐渐拉长,但那份因劳动而生的充实感与满足感,深深地刻在队员们的脑海中,成为了他们人生的宝贵回忆。队员们的双手沾满了泥土的朴实,让他们的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洗礼与升华。队员们深知,每一步脚印都是通往绿色农业未来的坚实基石,每一次尝试都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深情告白。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农田里,队员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杂草绿色处理的深入实践,更是对大自然无限敬畏与热爱的深刻体会。未来,队员们将带着这份珍贵的经历与感悟,继续行走在绿色农业的征途上,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让希望的田野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广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8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