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霸防诈记心间,安全课堂护童年

发布时间:2025-07-29 21:2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怡楠   阅读 1.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2025年7月1日至7月10日,洛阳师范学院“红韵润心,筑梦童行”暑期实践队走进洛阳市伊滨区吉庆嘉苑杨湾社区,开展“反霸凌、防诈骗”安全教育主题课程。此次活动聚焦青少年安全防护能力提升,以活泼新颖的形式响应社会对校园安全与防诈教育的迫切需求,为社区青少年搭建了兼具实用性与趣味性的安全“学习平台”。

▲“红韵润心,筑梦童行”暑期实践队合影

“老师,所有的动作我都记住啦!”“我也学会啦!”……反霸凌课堂上,队员们充分考虑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创新采用“手势舞教学”这一趣味形式,巧妙地将自我保护技巧拆解为简单易学的动作,融入到轻快的旋律中。当《向霸凌说“不”》的音乐欢快响起,孩子们立刻被节奏吸引,纷纷跟着实践队员摆动双臂、变换手势。在“停止霸凌”“寻求帮助”等动作的重复练习中,孩子们的动作从生疏到熟练,不知不觉就掌握了遭遇霸凌时的应对方法。

▲实践队员带领孩子们学习反霸凌手势舞

“刚刚大家从动画短片里,都看到了哪些校园霸凌的行为呢?”“有被同学起外号,还有被推倒……”动画结束后,“小剧场”情景模拟环节中,孩子们分别扮演“受害者”、“旁观者”、“施暴者”,在队员们的引导下演绎常见的校园霸凌场景。扮演受害者的孩子,脸上露出害怕与委屈;扮演旁观者的孩子,在看到“霸凌”发生时,眼神犹豫,显露出紧张与纠结。“如果看到同学被欺负,你愿意做那个站出来的小勇士吗?”实践队员抓住教育契机,结合角色表现进行引导,帮助孩子们树立“不施暴、不漠视、敢求助”的反霸凌意识,鼓励他们面对霸凌时勇敢说“不”。

▲社区孩子表达对反霸凌的看法

“以讹传讹”传声筒小游戏成为防诈骗课堂的一大亮点。队员们选取“陌生人给的零食不要吃”“不能随便点开手机连接”等基础防骗提示,让孩子们排成一列依次耳语传递。几轮传递后,原本清晰的内容渐渐走了样:一开始“陌生人给的零食不要吃”还传递得清晰准确,经过几轮接力后,竟变成了“可以吃零食”这类让人忍俊不禁的错误说法。“传声筒游戏太有意思啦,我一下子就记住了好多防骗小知识!”孩子们在参与完“以讹传讹”小游戏后兴奋地说。

▲实践队员为孩子们讲解游戏规则

为了进一步强化孩子们的防骗意识,实践队员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详细解析针对儿童的常见诈骗手段。比如,利用孩子喜欢的玩具、游戏皮肤等设下“免费领取”的陷阱。“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怎么辨别诈骗吗?”在“火眼金睛辨骗局”互动环节中,孩子们积极举手发言,踊跃分享自己辨别诈骗的方法。课堂接近尾声时,孩子们在队员们分发的白纸上认真写下自己的感悟。“我要先问爸爸妈妈再做决定”“不乱听别人说的话”……体现出他们对防骗知识的良好吸收。

▲孩子们书写防诈骗感悟体会

此次“反霸凌、防诈骗”主题课程成效显著,不仅填补了社区安全教育的薄弱环节,更有效提升了社区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实践队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会持续优化课程内容,让“反霸凌、防诈骗”的意识深深扎根在孩子们的心中,用实际行动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怡楠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4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