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9日讯(通讯员 谢力、余婷、薛嘉瑜、常乃心)7月10日,长沙学院“电亮青春・红心筑梦” 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走进湘西永顺县福建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两弹一星精神永放光芒”主题课堂,带领孩子们穿越时空,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深刻感悟“争气弹”背后伟大的民族脊梁。
课堂上,宣讲员薛嘉瑜、余婷带领孩子们齐声朗读毛主席的宣言:“我们也要有原子弹!不是为了欺负人,是为造一面护国盾牌!”孩子们稚嫩却坚定的声音响彻教室,爱国情怀与自强精神在这一刻悄然传承,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强国梦想的种子。
为了引导孩子们深入思考,宣讲员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如果让你放弃诺贝尔奖并隐姓埋名17年,你愿意吗?”孩子们纷纷举手,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这一艰难抉择的看法,现场气氛热烈非凡。这一互动环节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思考,也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老一辈科学家为国家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随后,一段展现青海221基地建设场景的视频将孩子们带入了那个艰苦卓绝的年代。“海拔 3500 米,冬天呼气成冰!”孩子们通过观看视频,直观感受到了当年科学家们工作环境的恶劣。为了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缺氧状态,宣讲团还组织了“闭气25秒挑战”。孩子们纷纷参与其中,在短暂的挑战中,他们真切体会到了科学家们在高原环境下工作的艰辛,对“两弹一星”精神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在讲述王淦昌“我愿以身许国”的故事后,课堂进入了一个特别的环节——“握笔学脊梁”。宣讲员现场示范毛笔握法,语重心长地对孩子们说:“握笔要像郭永怀爷爷保护文件那样稳,这样写出的字才有风骨!”孩子们认真模仿,在一撇一捺中感受着老一辈科学家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体会着“两弹一星”精神的深刻内涵。
课程结束后,宣讲员薛嘉瑜、余婷为福建村的孩子们逐一颁发“两弹一星精神传承人”奖状。鲜红的证书映衬着孩子们灿烂的笑脸,每一声念响的名字都伴随着小伙伴们热烈的掌声。这一张张奖状不仅是对孩子们参与课堂的肯定,更是对他们传承“两弹一星”精神的鼓励,激励着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常乃心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