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弘”社会实践服务队 | 乡村振兴有青年,校地交接破冻冰

发布时间:2025-07-25 15:5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林炜翔   阅读 2.0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出征出发

当象牙塔遇见小小少年,这场法治破冰有点不一样。广东培正学院祥弘乡村振兴实践团联合德城街道城中社区,开展暑期少年教育破冰活动。

活动现场的气氛庄重热烈,社区领导与实践团师生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活动的开展。

该活动共有三项议程,分别是德城街道城中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何紫晴讲话,广东培正学院祥弘乡村振兴实践团队长林炜翔讲话,和校地对接仪式。

各项环节紧凑有序,充分体现双方的高度重视与殷切期待。

第一项,德城街道城中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何紫晴讲话

图为德城街道城中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何紫晴讲话

安全是红线,更是起跑线。德城街道城中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何紫晴代表城中社区,她眉目温和,仪态端庄,对前来学习的同学和广东培正学院祥弘乡村振兴实践团成员的到来表达了由衷的欢迎。

她在发言中着重强调安全问题。"同学们,记住咱们的安全口诀:开开心心上学,平平安安回家。参与法治义教的全体师生,务必遵守相关规定,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保护个人各项安全,以确保活动安全有序地进行。”何紫晴书记的叮嘱像定心丸。这位"90后"女书记特别设计了防溺水、交通安全等实操演练环节,让安全知识不再停留在纸面。

同时,书记也对这次广东培正学院祥弘乡村振兴实践团的法治义教寄予厚望。

在希望大家安全的基础上,她也希望大家能够携手共进,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通过实践团的普法教育,有效地普及法律知识,播撒法律种子,让尊法守法学法用法的观念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并茁壮生长。

以及通过实践团的禁毒教育,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毒品的概念和危害,更清楚地明白新型毒品的伪装与相应的防范手段,通过生动的讲解与血淋淋的案例,加强与巩固对毒品严防死守的正确态度。

总结起来就是,让法治教育深入基层,让禁毒意识铭刻于心。

图为德城街道城中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何紫睛讲话

图为德城街道城中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何紫晴讲话

第二项,广东培正学院祥弘乡村振兴实践团队长林炜翔讲话

图为广东培正学院祥弘乡村振兴实践团队长林炜翔讲话

“法律原来可以这么学。”队长林炜翔言简意骇地介绍了义教活动的四个大方向,分别是法律普及,禁毒教育,心理科普与趣味活动。

队长林炜翔带着团队研发的"法治盲盒"登场:打开盒子可能是模拟法庭剧本,也可能是毒品识别卡牌。"实践团要把枯燥的法条变成青少年听得懂、记得住的故事。"

除此以外,还帮助同学们在法律法规中了解法律知识,通过多种方式(法律科普、法律辩论、法律电影赏析等)巩固法治意识,同时清楚毒品及其危害,使禁毒观念深入民心。

在心理科普下,帮助大家增强信心,培养健康的心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更在丰富多彩的趣味活动中,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锻炼动手能力。

在双方各自的发言结束后,何紫晴书记与实践团队长林炜翔就活动开展的细节开展了深入交流。

书记表示,社区将在能力范围内,为实践团提供最大的支持与保障,以确保法治义教的顺利开展。社区将与实践团一道,为参加活动的孩子提供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

而队长也表示,团队会尽己所能,尽心尽力上好每一堂课,助力青少年的茁壮成长。

第三项,校地对接仪式

图为旗帜交接环节

活动的最后,进入了激动人心的旗帜交接环节。

这面旗帜最有重量,也最动人的时刻,是当印着"广东培正学院"的旗帜展开时,在场同学自发鼓掌,眼中满是希望。

社区领导与实践团成员站在一起,手持旗帜,身姿挺拔,"这些大学生就像法治播种机,把法律知识撒进孩子的心里。"送孙子来参加活动的陈阿姨感慨道。

这面旗帜不仅是交接的物品,更是责任与使命的传递。

实践团所有人在心中郑重承诺:实践团将不负信任,将以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到各项工作中,用实际行动为青少年成长贡献青春力量,将青春美好书写在乡村振兴的大地上。

图为同学们观看对接仪式

图为旗帜交接环节

乡村振兴是时代赋予青年的使命召唤,更是青春绽放的广阔舞台。广东培正学院祥弘乡村振兴实践团将以实际行动,将青春的故事书写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擅长的领域释放光与热,在大有可为的土地上勾勒出法治普及与青年成长的双重画卷。

撰文 | 翁瑚环

图片 | 刘津尹

一审 | 林炜翔

二审 | 殷佳隽

三审 | 吴文平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林炜翔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65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