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2日讯(通讯员 郑健然、彭锦柔)为深入推进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增强青少年法治观念与自我保护意识,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蒲公英”筑梦志愿服务队于2025年7月18日组织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普法课堂。支教老师们通过互动案例、情景模拟等生动方式,将专业法律知识转化为易懂的“生活指南”,让小朋友们直观感受到法律与日常的紧密关联。
守护动物:法律利剑护生灵
当纸折动物在小朋友们的手中逐渐成型,一场别开生面的“守护濒危动物”主题普法课悄然开启。课堂上,支教老师一边示范折纸,一边向向小朋友们科普《野生动物保护法》:伤害、买卖濒危物种及其制品,不仅是严重的道德失范,更是明确触犯法律的行为,必将承担严厉的法律后果。这堂以实践释法的普法课,把抽象法条化作指尖灵动的折纸艺术,让青少年在动手创作中感悟生命力量,将生态法治意识深刻烙印心间。小朋友们在课后纷纷表示:今后将主动向家人传递保护动物理念,用实际行动为濒危动物发声。
图为小朋友正在折纸
拒绝霸凌:法治之盾为青春
法律如墨绳,既划定行为边界,更守护成长之路。课堂上,支教老师结合真实案例进行讲解,清晰界定了校园霸凌的概念与多种表现形式。同时,老师还通过视频案例解析、小组讨论分享等丰富的互动形式,让小朋友们踊跃发言,分享他们对霸凌的看法以及遭遇霸凌时的正确应对措施。,在互动中,小朋友们不仅深刻认识到校园欺凌的危害,学会了辨析和规范自身行为,更学会了运用法律保护自己,为构筑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为小朋友上台互动
典伴朝夕:权益守护在身边
本次普法课堂摒弃机械条文讲解,聚焦未成年人日常生活场景,精心设计典型案例,引导小朋友们在仿真的情境中通过角色扮演,深度体验法律适用过程。在情景演绎关键节点,支教老师适时切入,结合《民法典》相关条款对相关情形展开说理辨析,互动中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小朋友们纷纷表示 “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此次民法典科普课堂,以情景模拟为桥梁,助力青少年在沉浸体验中强化风险辨识与行为规范能力,系牢成长路上的“法治安全带”,为培育法治社会的未来栋梁播下种子。
图为小朋友进行角色扮演
“蒲公英”筑梦志愿服务队的足迹所至,便是法治种子在乡间沃土扎根之时,团队的合力凝聚,皆为构筑法治社会添注坚实力量。展望前路,服务队将赓续蒲公英的韧性与活力,让普法课堂在更多需要的地方生根,用更生动的案例让法律知识如阳光雨露般滋养人心。
图为小朋友正在认真听课
撰文 | 郑健然、彭锦柔
图片 | 郑健然、彭锦柔
审核 | 谢琳、冉雨欣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郑健然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