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狮千年承古韵,青春访研续华章——经彩实践团探访醒狮文脉著新篇

发布时间:2025-07-21 00:5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王珏 卢春玲 邓心雅   阅读 1.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1日讯(通讯员 王珏 卢春玲 邓心雅)为推动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助力县域经济、乡镇功能提升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7月12日,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学院经彩实践团走进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直击“全民全运 全运惠民”2025年广宁南街街道醒狮群英会,以采访调研联动非遗传承,探寻醒狮文化根脉。

▲图为实践团成员观看醒狮群英会开幕式现场 邓心雅供图

锣鼓声起处,最动人的莫过于幼儿组的表演。缩小版彩狮头在孩子们手中轻颤,稚嫩的脚步踩着鼓点节奏,从舒缓的探步到急促的腾跃,屈膝摆头间虽带着孩童的憨态,眼神里的专注却不输专业表演者。当“雄狮苏醒”的招式亮相时,小家伙们绷紧的小脸上,竟透出几分与年龄不符的庄重,这抹童真里的坚守,成了实践团镜头下最珍贵的画面。

▲图为幼儿组表演现场 胡佳鑫供图

二十支队伍轮番登场,将醒狮文化的精髓铺展在广宁县体育馆内。“麒麟步”的稳健、“登高采青”的灵巧,在鼓点与锣声的交织中,化作一幅幅流动的民俗画卷。场边的实践团成员早已备好记录本,趁各舞狮队候场时快步上前:“想请教一下,这‘采青’练了多少年了?”“这狮头的刺绣有什么讲究?”轻声询问着比赛当下的感想,细细探寻着与醒狮结缘的最初途径。从传承脉络到技法心得,从赛场心绪到文化理解,一个个问题串联起广宁醒狮的鲜活故事,笔尖沙沙与场内锣鼓声相映,收藏着充满烟火气的传承记忆。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舞狮队伍 霍颖怡供图

从孩童的初学乍练到行家的炉火纯青,从狮头彩扎的匠心到表演招式的迭代,实践团在观赛与访谈中,直观感受非遗醒狮的艺术魅力与传承现状中展现的文化生命力。这门古老技艺正以鲜活姿态融入现代生活,既有老匠人守护的传统套路,也有年轻人改编的潮流动作;既在民俗节庆中延续文脉,也借赛事活动走进大众视野。

▲图为队员们与舞狮队伍的合影 霍颖怡供图

这些跃动的狮影,是街巷间的文化符号,更是广宁人用热爱编织的文脉纽带。经彩实践团以笔墨为媒,将老幼共舞的鲜活场景、技艺传承的温度故事悉心留存,让醒狮文化在城乡发展的脉动中续写出更悠长的新章,为乡村振兴注入深沉而持久的文化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卢春玲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4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