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家训润源城,四宝三杰绘新风——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探海拾茶实践团助力源城区上城街道墙绘焕新行动

发布时间:2025-07-20 19:4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温钰妮   阅读 7.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0日讯(通讯员 刘意、温钰妮、吴家俊)为响应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号召,深化校地合作,以艺术赋能社区改造,助力乡村振兴,2025年7月9日至12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探海拾茶实践团联合河源市源城区上城街道,在城南路20号开展系列墙绘创作活动。此次行动将千年家训文化、“老城四宝”与“东江三杰”精神等地方元素融入青春创意,为老旧街巷注入新活力,成为青年学子参与基层治理的生动范例。

前期筹备:多方协作,筑牢创作基石

7月9日,探海拾茶实践团迎着第一缕晨光,正式启动墙绘前期准备工作。上午,队员们抵达城南路20号现场后迅速行动,在材料到位后立即投入墙面进行基础的处理。队员默契配合,完成超30米长的墙面白漆涂刷,为“家训润城”“四宝焕彩”等主题元素的呈现筑牢基底。

▲图为团队成员共同开展刷墙打底工作

下午,经过短暂的休息,队员们重返现场,顶着高温进行打稿设计。队员们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墙面尺寸进行测量,以“孝悌传家”等千年家训为魂,河源“老城四宝”为形,“东江三杰”为脉,将河源的各种文化元素巧妙串联,完成这份大型主题墙绘创作的线稿勾勒工作。期间,上城街道社区干部送来解暑西瓜和备用粉笔,团队美工组成员朱家钡说道:“社区的关怀让队伍更有信心,把地方文化精髓通过画笔展现出来。”社区的暖心举动为团队的“粉刷奋斗之旅”充电续航。

创作实施:青春聚力,绘就文化长卷

7月12日,墙绘创作进入关键阶段。清晨,美工组队员集合,围绕墙绘主题进行分工,调配颜料。用沉稳的墨色凸显家训的厚重,以鲜亮的橙黄展现“四宝”的鲜活,借昂扬的赤红勾勒“三杰”的精神风骨。调色板上,色彩在融合中诉说文化故事,定格下青春与传统碰撞的瞬间。

▲图为路过的社区儿童体验墙绘的魅力

午后雷雨预发,但队员们的创作热情丝毫不减。随着实践团的其他队员加入这场战斗,团队的力量进一步凝聚,大家挥动画笔精准上色,家训文字在笔尖流转,似穿越千年的叮咛;“四宝”形象在色块中跃动,如乡土气息的绽放;“三杰”剪影在笔触中挺立,若精神传承的坐标。汗水浸湿衣背,无人退缩;细雨打下,而画笔始终坚定地在跃动。最终,一幅融合“千载家训”底蕴、“四宝三杰”风采与青春创想的墙绘作品圆满完工,众人的欢呼击掌,标志着墙绘创作完美收官。

▲图为团队成员为墙绘线稿填色

▲图为队员梁景鸿为最后的墙绘署队名

活动成效:艺术赋能,点亮老城新貌

此次墙绘行动不仅为上城街道城南路增添了一道绚丽风景线,更让“千载家训”“四宝三杰”等地方文化符号以可视化的形式走进群众生活。上城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青年学子用画笔让老城区的文化记忆‘活’了起来,既美化了环境,也让居民在目之所及中感受到独属于河源的传统文化的魅力,是校地合作助力‘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典范。”

图为部分墙绘作品。

从白墙筑基到彩墨添韵,从街头创作到社区传习,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探海拾茶实践团以艺术为桥,连接高校智慧与基层需求,让千年文化在青春笔触中焕发新生,书写着校地协同助力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撰文 | 刘意、温钰妮、吴家俊

图片 | 陈金玲、陈嘉尧、宋雨妍、

      吴家俊、卢嘉琪

审核 | 谢仲玄、宋玉林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温钰妮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5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