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足迹丈量长江脉搏,重大学子探寻忠县库区发展密码

发布时间:2025-07-20 22:0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徐煌鑫   阅读 1.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2025年7月13日至7月18日,重庆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岸青行”实践团奔赴三峡库区腹心——重庆市忠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青年学子足迹探寻三峡库区民生发展。青年学子深入基层一线,触摸历史变迁,感悟移民精神,以青春视角探寻库区发展的深层脉络。

图为重庆大学江岸青行实践团全体成员出发前合影 徐煌鑫供图

网红渡船:水上交通的百年见证 

图为重庆大学江岸青行实践团成员在“渝忠客2180”渡轮上与菜农交谈 徐煌鑫供图

实践团首站登上了“渝忠客2180”网红渡船。悠长汽笛划破寂静,东边旭日驱散薄雾,成员们采访了船长与乘客,了解这条百年航线的运营现状与民生价值。斑驳的船舱与往来的人流,诉说着长江黄金水道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也见证了水上交通从生存依赖到文旅符号的时代转变。

图为重庆大学江岸青行实践团成员在“渝忠客2180”渡轮上帮助菜农择菜 农松林供图

洋渡镇:倾听田野间的振兴脉动 

图为重庆大学江岸青行实践团成员与洋渡镇经济发展办公室有关同志开展座谈 张桄宁供图

在洋渡镇经济发展办公室,洋渡镇副镇长周华敏同志详细介绍了当地特色农业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的创新路径。随后,队员们穿行于街巷村落,与居民围坐畅谈。“柑橘园建起来后,家门口就能挣钱!”一位老奶奶分享着产业落地带来的变化。朴实话语中,库区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坚韧追求清晰可感。

图为重庆大学江岸青行实践团成员与洋渡镇当地居民畅谈 徐煌鑫供图

历史深处:移民壮歌与文脉传承

图为重庆大学江岸青行实践团在忠州博物馆三峡移民精神展前与讲解员合影 徐煌鑫供图

走进忠县史志办公室,泛黄的档案与移民纪实将同学们带回三峡大坝建设的峥嵘岁月。“一城搬迁,万人同心”的壮举震撼人心。忠州博物馆内,从巴蔓子将军的忠义传奇,到汉代井盐的辉煌遗存,再到移民新城的规划蓝图,千年文脉与当代奋斗在文物展陈中交相辉映,勾勒出忠县“因水而迁,向新而生”的壮阔图景。

图为重庆大学江岸青行实践团成员在忠县史志办公室翻阅相关材料 张桄宁供图

青春作答:在行走中读懂中国

图为重庆大学江岸青行实践团在忠州博物馆倾听讲解员的介绍 张桄宁供图

从渡船甲板到田间地头,从档案库房到文物展厅,实践团成员徐同学深有感触:“我们触摸到的不只是历史,更是库区人民用汗水书写的未来。这份‘舍小家为国家’的移民精神,是青年成长最厚重的滋养。”正如忠州博物馆三峡移民精神展中“百年宏愿,筑梦三峡”前言所说:“浩荡大江,大美三峡,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未来”

江水奔流不息,奋斗未有穷期。当青春的脚步踏上库区热土,重大青年在行走中读懂了三峡移民的家国情怀,更见证了新时代“绿水青山”理念的生动实践。江岸青行,步履不停,这份来自长江之畔的青春答卷,正汇入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澎湃浪潮,书写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通讯员:徐煌鑫)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徐煌鑫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5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