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途终章,履痕生暖:固废课题落笔凝炼产教智慧,暑期实践落幕镌刻青春担当

发布时间:2025-07-20 17:3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朱家骥   阅读 6.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7月16日,长安大学“青年智造创绿城,碳路先锋拓新城”暑期社会实践迎来终章。山西安装集团设计院建筑分院副院长王迎曈在交流总结座谈会上的欢送致辞,她为实践队圆满完成潇河固废产业园、新源智慧中心等地的探索送上祝贺,字里行间满是对“理论融于实践”的殷切期许,以及校企携手深耕固废资源化、共赴“双碳”之约的深切愿景,让产教协同的力量在掌声中愈发清晰。

▲图为山西安装集团设计院建筑分院副院长王迎瞳致辞

方案构建:以“人·机·境”为核心理念,巧构双碳与固废协同的工法范式

在交流总结座谈会上,实践队队长王艳威负责此次方案的汇报。设计立足尧都高新区贾得新兴产业园,以“双碳固废产教赋能”为核心,构建“人·机·境”融合的厂前区图景:“人”区的人文关怀中暗含低碳生活引导,“机”区的工业再生景观彰显固废价值,“境”区的生态系统承载碳汇功能。从再生骨料保温层到覆盖率达60%的光伏板,从35%绿地率的生态布局到数字能耗管控,每一处设计都是“固废减量化、资源化”的生动诠释,让产教融合的成果转化为稚嫩的绿色方案。

▲图为实践队队长王艳威汇报实践队方案构思

研讨论证:于产教思维的深度碰撞之中,淬炼方案优化的清晰路径

在行业专家肯定方案对“双碳固废”主题的精准把握的同时,从产业实践角度提出优化方向:建筑设计分院设计总监裴仁卓强调需强化再生骨料的实际应用场景设计,让技术参数更贴合工厂生产流程;排水工程师霍秀峰建议将固废处理工艺与景观设计深度耦合,使“变废为景”成为直观的产教示范;设计院建筑分院副院长王迎曈则指出,无障碍设计也应融入低碳理念,如采用再生材料制作辅助设施,让人文关怀与绿色目标同频共振。实践队员们认真学习,让这堂生动的快题设计课内容愈发丰满。

▲图为建筑设计分院设计总监裴仁卓对实践队方案提出修改建议

▲图为给排水工程师霍秀峰对实践队方案提出修改建议

▲图为山西安装集团与实践团队总结座谈会掠影

履迹回望:日知行相伴的实践旅程,厚植青年责任担当的坚实根基

从7月10日到16日,七天的行程是一场“双碳固废”的沉浸式课堂:在山西安装集团,近零能耗建筑的技术细节揭开“双碳”落地的神秘面纱;在两座厂区,固废处理生产线让“资源化”从概念变为流水线上的真实运转;太原博物馆的工业遗产展、植物园的生态修复实践、晋祠的古建节能智慧,更串联起从历史到未来的绿色脉络。

这场实践,不仅让队员们的视野从课本延伸到产业一线,看清了“双碳”目标如何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技术方案、一项项实在的固废利用措施落地生根;更坚定了对专业的信心和职业规划的方向——是深耕低碳建筑设计的坚守,是投身固废资源化技术研发的执着。而这份在实践中沉淀的感悟,最终升华为沉甸甸的责任担当:用青春力量为美丽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让绿色发展的理念在知行合一中薪火相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朱家骥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0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