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红承初心育新苗

发布时间:2025-07-20 09:5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湘   阅读 5.2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0日讯(通讯员 李湘) 为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7月初,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信息技术学部红承志愿服务队走进狼牙训练基地,开展“我心中的党与团”系列红色教育活动。团队以红歌教学、红色英雄故事会、党史国防展览等丰富形式,让红色基因在互动体验中浸润心灵,让青春信仰在实践感悟中愈发坚定。

▲图为红承志愿服务队全体志愿者合影

红歌嘹亮:以声传情,旋律里的红色传承

红承志愿服务队在荆州狼牙训练基地开展 “庆祝建党 104 周年・红歌合唱教学” 主题活动,以红歌为纽带激活红色记忆。志愿者夏瑜创新设计的四个环节层层递进:“节奏大师”环节里,学员们跟着鼓点拍手击节,在欢快互动中悄然掌握旋律韵律;“音乐鉴赏”时,夏瑜结合党史故事解析经典红歌,让大家在革命叙事中体悟歌声里的家国深情;“哼哈练气”环节通过趣味发声训练,帮助学员找到气息支点,为演唱打下扎实基础;压轴的《天耀中华》教学中,大家一边学唱“风雨压不垮,苦难中开花”的歌词,一边跟着示范练习手语动作,指尖起落间与旋律共振。

▲图为志愿者夏瑜教学员们“天耀中华”手势舞

当稚嫩却坚定的歌声响彻训练场,整齐划一的手语与旋律完美融合,红歌不再是课本里的文字符号,化作了眼角闪烁的泪光、掌心传递的温度。这场教学让红色旋律穿透时空,在互动体验中深植于每个人心中,成为献给建党104周年最真挚的礼赞。

英雄故事:以情动人,互动中的精神共鸣

服务队联合狼牙训练基地推出“红色思想”主题课程,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解码英雄精神。动画《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中“种花家”的奋斗片段,让历史叙事变得生动鲜活;知识挑战赛上的抢答角逐,点燃主动学习的热情;“英雄线索解谜”环节里,孩子们通过老照片、革命物件等线索拼凑英雄事迹,在推理中走近刘胡兰、黄继光等先烈。

▲图为为学员们播放动画《那年那兔那些事儿》

“原来英雄不只是课本里的名字,是明知危险还往前冲的勇气!”一位学员的感悟道出心声。这场互动课不仅让孩子们重新理解了英雄的内涵,更让他们懂得:当下的安宁生活,正是无数英雄用热血换来的馈赠。英雄精神的种子,在共鸣中悄然播撒。

党史国防:以景化人,实践中的家国认知

作为学校“三下乡”暑期实践的重要内容,“我心中的党团”红色展览活动,为青少年打开了一扇触摸历史、感知国威的窗口。

在“1919-2025 中国发展脉络”党史展览馆内,泛黄的史料照片与互动问答板相映成趣。孩子们围在五四运动的老照片前,指着穿长衫的青年热烈讨论,在“为什么五四运动是新的起点”“新中国成立时为什么要阅兵”等问题的引导下,你一言我一语理清从救亡图存到强国建设的百年征程。国防装备展示区里,歼-20战斗机、山东舰等模型前挤满了好奇的身影,志愿者用“这些武器不是为了战争,是为了守护我们不被欺负”的通俗解读,让“大国重器”不再是冰冷的名词。这场展览让历史可触、国威可感,红色种子在问答与惊叹中悄然发芽。

▲图为学员们与志愿者在红色主题墙下合影

从红歌旋律里的情感共鸣,到英雄故事中的精神洗礼,再到党史国防展里的认知深化,红承志愿服务队的系列活动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让红色教育走出课本、走进生活。当训练基地的风拂过少年们坚毅的脸庞,那些在歌声、故事、展览中埋下的红色种子,终将在未来生根发芽,长成支撑民族复兴的挺拔脊梁。

撰文:李湘

图片:董文轩 程思淼

审核:罗杨洋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湘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7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