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理工学院“艺美学践——织锦传艺宣讲团”走进壮锦生活体验馆传承新篇

发布时间:2025-07-19 11:2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束钰婷 郭明朗   阅读 4.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9日讯(通讯员 郭玥 束钰婷 郭明朗)为近距离感受壮锦文化魅力,探寻非遗传承的现代表达,近日,我校织锦传艺宣讲团走进南宁市壮锦生活体验馆,通过体验织锦技艺、与传承人交流,成员们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读懂了壮锦“活态传承”的密码。

体验馆内,壮锦的灵动气息扑面而来:绣着绣球纹的帆布包、缀着壮锦纹样的银质发簪、印着水波纹的装饰画……从日常穿戴到家居陈设,壮锦元素以多样形态融入现代生活,打破了大家对非遗“高冷”的固有印象。

▲图为宣讲团成员体验织锦工艺。李雨泽 供图

省级非遗项目壮锦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谭湘光的徒弟钟菁菁,手持木梭为成员们演示基础技法。她从经纬线的区分讲起,强调织锦需“经纬分明”,穿线后用力打纬才能让纹样紧实,而这背后,正暗含着传承所需的耐心与循序渐进的道理。这番讲解让成员们对织锦技艺与传承精神有了初步关联认知。成员们上手体验,看似简单的动作却暗藏玄机——稍一分神,经线便会缠绕打结。指尖与丝线的反复磨合中,大家真切体会到:每一幅壮锦的诞生,都凝结着手艺人的耐心与专注。

交流中,钟菁菁以壮锦兴趣班的运营为例,引出了非遗传承与现代社会连接的新话题。她提到,原本对课程关注度不抱期待,仅通过朋友圈宣传,却吸引了大批报名者,学员涵盖设计师、教师、学生等多个群体。其中,设计师群体的参与尤为值得关注。他们为获取创作灵感而来,却在与手艺人的交流中形成了双向启发:设计师将现代审美注入壮锦创新,让传统纹样焕发新彩;手艺人则借助设计师的视角,拓宽了壮锦在服饰、配饰等领域的应用思路。这种跨界互动,为壮锦的现代表达提供了更多可能。

▲图为宣讲团与钟菁菁老师合影留念。李雨泽 供图

此次实践活动,让织锦传艺宣讲团的成员们深刻感受到:非遗的生命力,既藏在经纬交织的传统技艺里,也藏在与现代生活的主动融合中。作为青年学子,他们将带着这份感悟,继续讲好壮锦故事,让更多人看见非遗的时代光芒。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郭明朗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5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