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外青年三下乡|橙声引路·共育新苗:星火接力,“潼”心筑梦实践团组织学生前往杨闇公同志旧居集体参观

发布时间:2025-07-18 23:4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熊金   阅读 9.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对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实现新时代育人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青少年是接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力量,青少年阶段更是塑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促进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联动各方力量以落实“七彩假期”项目中“思想引领”教育的相关要求,7月17日,重庆外语外事学院英语学院星火接力,“潼”心筑梦实践团组织双江镇双江社区暑期公益托管班学生前往杨闇公同志旧居集体参观,“潼橙新芽”小讲解员志愿者为实践团一行带来讲解。

▲图为托管班跟随实践团前往展区途中(程坪 摄)

杨闇公同志旧居坐落于重庆市潼南区双江镇正街,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杨闇公及胞弟共和国第四任国家主席杨尚昆少年学习、生活、成长的地方,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国家AAAA旅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重庆市廉洁文化示范基地、重庆市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旧居于1992年正式对外开放,由江泽民同志题写馆名。2011年进行修复及重新布展,包括源泰和大院、邮政局大院和永绥祠,总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由“杨闇公烈士生平业绩展览”“杨家生活复原展览”“民主革命时期中共潼南党史陈列”三个部分组成。

▲图为实践团一行于“杨家香橙”下聆听讲解

利用本土红色文化滋润爱国主义教育

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应注重“知情、意、‘形’”的四维同构,即知识整合,齐聚课程内容的纵与横:情感整合,凝聚意识形态的法与情;意志整合,集聚多元主体的权与责;形式整合,合聚教育手段的智与新。此次组织参观杨闇公同志旧居,正是用本土红色文化推动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实践:以旧居为“圆心”,向外画出知识、情感、意志、形式的同心圆,让“四维同构”从理念变成可感、可触、可续的成长体验,让本地青少年更了解身边的红色故事,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成果。

▲图为实践团一行在展厅内观看影视资料并聆听讲解

“人生如马掌铁,磨灭方休。”

杨闇公烈士生平业绩展览共计八个单元,以时间为序,完整展现了杨闇公烈士从热血少年立志救国,到投身反袁斗争、东渡日本寻求真理,再到独立探索、创建中国YC团(中国青年共产党),继而领导成立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推动国共合作反帝反封建,直至组织发动标志中国共产党早期武装斗争重要实践的泸顺起义,最终为理想信念坚贞不屈、壮烈殉难的辉煌而短暂的一生。整个展览深刻诠释了杨闇公矢志不渝的共产主义信念、赤胆忠心的革命气节、勇于探索的实践精神以及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其革命精神如不朽丰碑,浩气长存于双江大地,永励后人。

▲图为实践团一行聆听杨淮清(杨闇公父亲)所作的祭文

以故居承载的史实贯通历史纵深与本土脉络、以英雄事迹激发深切乡土认同与家国情怀、以现场体验唤醒传承红色基因的责任担当、以“行走的思政课”创新形式融合智慧教育手段。此次活动成功将“知情意形”理论转化为青少年可感、可触、可续的成长体验,让双江本土红色故事深植于心,显著升华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化成效。

志愿联动,共育新苗

“潼橙新芽”:“潼”,代表潼南;“橙”,代表杨闇公同志旧居的橙子树;“新芽”,代表小讲解员。

“潼橙新芽”红色文化宣讲团依托杨闇公杨尚昆旧居陈列馆“我是故里小讲解”志愿服务项目,由2024年度重庆市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潼南区杨尚昆故里管理处“红岩先锋·马掌铁”志愿服务队打造,主要招募9-16岁青少年,开展学红色文化、讲红色故事、绘红色记忆等形式的红色文化宣教活动,引导青少年坚定不移学党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图为本期“潼橙新芽”小讲解员志愿者合影

此次集体参观邀请“潼橙新芽”小讲解员为实践团一行进行讲解,是一次极具深度的“志愿联动”实践,生动展现了本土青少年志愿者与高校青年志愿者之间的角色相映与能量传递。小讲解员以真挚的乡土情感和成长风采反哺实践团与本地新生代,提供了独特视角;一行孩童的聆听与互动亦是为小讲解员的成长赋能,激发其自信与热情。这种双向奔赴的志愿协同,不仅检验和放大了“潼橙新芽”的育人成效,更在代际青少年间架起了志愿精神传承与情感共鸣的桥梁,有力彰显了志愿服务生态圈协同育人的强大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实践团将“科技创新”板块中“揭秘VR技术光学原理知识”课程富余的材料包送给适龄的“潼橙新芽”小讲解员志愿者,再次深化“七彩假期”内涵,实现了科普资源的精准二次利用,有效延伸了“七彩假期”的关爱维度和辐射范围。

▲图为“潼橙新芽”小讲解员志愿者展示“揭秘VR技术”材料包

▲图为小讲解员的成品反馈

此次参观活动不仅是一堂行走在革命圣地的生动思政课,更是一次志愿力量薪火相传的温暖实践。实践团与“潼橙新芽”小讲解员以本土红色基因为纽带,在“知情意形”的四维同构中深化了爱国情怀,在“志愿联动”的双向奔赴里诠释了奉献精神。为“七彩假期”思想引领的扎实落地、红色血脉与时代精神在双江沃土上的蓬勃交融提供了生动实践。期盼这份根植于乡土、涌动于青春的志愿力量能够持续滋养新一代双江少年,激励他们在追寻先辈足迹、担当时代使命的征程上茁壮成长,让闇公精神的不朽丰碑,永远照耀着后继者筑梦前行的道路。

▲图为实践团一行于广场的合照(程坪 摄)

(熊金)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熊金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9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