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日上午,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暑期大学生长征精神教育实践团一行30人走进宁夏泾源县大湾乡杨岭村,探访这个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村落,聆听杨岭村砥砺前行的奋斗历程,汲取精神力量,赓续红色基因,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图1 实践团在村史馆广场合影
实践团在讲解员马国兰老师的带领下,透过一件件脱贫攻坚的实物史料,探索从乡村振兴实践中开辟的属于杨岭村自己的新时代“长征路”。“这里曾被联合国断言‘最不适宜人类居住’……”马国兰老师在讲解中,把昔日的贫瘠荒山与今日的“金山”进行对比,让实践团成员深刻感受到“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革命精神,杨岭村村民咬定目标、苦干实干,成功翻越了脱贫路上这座看似不可逾越的“六盘山”。
图2 马国兰老师向实践团介绍杨岭村发展情况
杨岭村的振兴,是一条永不停歇的奋斗长征路。展馆内,《红白理事会章程》、《文明家庭表彰名单》等展品,无声诉说着杨岭村从曾经的贫困村蝶变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的历程。实践团队员朱璇分享道:“杨岭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其核心关键因素归根结底在于一个‘干’字。村史馆内展现出了村子产业发展、移风易俗的成果,都在印证着‘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真理。”
图3 马国兰老师向实践团介绍杨岭村特色产品
实践团在参观完村史馆后,深入农户家中,开展实地走访,开展“长征精神传承路径研究”专题调研。师生们聚焦该村脱贫攻坚的奋斗历程,探究其在乡村振兴中如何传承、弘扬长征精神,激发内生动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同时作为村干部的马国兰老师,自豪地和团队分享道,她原本是在银川当警察,当得知村里发展人手不足时,便毅然辞去工作,返回家乡,为杨岭村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在马国兰老师看来,家乡的发展高于个人的发展,既然选择了建设家乡的道路,那必然要咬定目标、苦干实干,不怕任何艰难险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团结全体村民,朝着实现脱贫的目标奋勇前行。
图4 实践团成员开展调研活动与采访村民
此次杨岭村之行,实践团深刻体悟了长征精神穿越时空的强大生命力与感召力。杨岭人以“革命精神”攻坚拔寨,以“奋斗精神”接续前行,以“实干精神”创造幸福,为“走好当代长征路”提供了生动的实践范本,也极大地激发了实践团队员将个人理想融入强国伟业、在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奋勇争先的豪情与信念。(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团委 供稿)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史朝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