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筑梦桃坪村 支教花开润童心——“润雨生花”志愿服务队神农架支教之行

发布时间:2025-07-17 19:4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胡颖 宋艳霞 石莹 胡忠涛   阅读 1.5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5日讯(通讯员胡颖 宋艳霞 石莹 胡忠涛)响应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号召,促进乡村儿童全面发展,715日,湖北大学“润雨生花”志愿服务队走进神农架林区新华镇桃坪村,开启了一场集安全、文化、趣味于一体的支教活动。志愿者们从课堂教学到入户家访,结合当地特色和专业知识,用精心设计的课程与真诚交流,为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增添了别样色彩。

图为志愿者家访 周雨蝶 摄

开学第一课:立规矩,选骨干

7月8日,“开学第一课”聚焦安全与纪律。志愿者薛茗月通过PPT演示,让孩子们明白课堂纪律的重要性,同时强调暑期活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随后的班委竞选热火朝天,孩子们踊跃自荐,结合当地教师的评价,志愿者们了解到了孩子们的性格特点,最终选出了一批责任心强的小班委。家访时得知部分孩子内向,志愿者特意鼓励他们参与,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被重视。

图为班委竞选环节 胡颖 摄

安全教育:护平安,筑防线

针对桃坪村地理环境,安全教育课分模块依序展开。交通安全环节,志愿者们结合村口路况,讲解了过马路、骑车等安全注意事项;防溺水课堂上,通过案例分析和憋气挑战,强化了孩子们禁止私自下水的意识,最后绘制“安全承诺书”来号召孩子们时刻注意自身安全。结合家访掌握的情况,对需要独自上下学的孩子强调道路行走规范,对临河家庭则联合家长加强监管,让安全防护延伸至生活点滴。

图为志愿者讲解交通安全知识 黄景 摄

心理健康:理情绪,识自我

心理健康“情绪编织”课堂上,志愿者胡颖让小朋友们用不同的颜色绘画,来象征不同情绪,引导孩子表达内心真实的感受,随后用剪碎画作象征打破消极情绪、编织则代表情绪的调整和重筑,让儿童学习管理情绪的方法。随后“我的自画像”环节,孩子们用画笔展现自我,增强自我认知。家访中发现的部分敏感儿童,在志愿者的耐心沟通和引导下逐渐敞开心扉,学会正视负面情绪,及时调整心态。

图为孩子们编织画作 黄景 摄

红色文化:忆历史,传精神

红色文化课堂上,志愿者张子松讲述了红军长征的艰辛与抗日战争的悲壮,结合神农架当地红色故事,激发孩子们的家国情怀。通过观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视频并假设穿越到长征年代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感悟先辈们的革命精神,将爱党爱国情怀厚植心间。家长们表示,这样的课程让孩子更加懂得如今生活的来之不易,让红色基因在潜移默化中代代相传。

图为师生共读革命诗作 胡颖 摄

趣味英语:融生活,学新知

“水果英语说”课堂充满活力。志愿者王檬用苹果、桃子等当地常见水果作教具,教孩子们认读单词,将英语学习与生活场景结合。结合家访中孩子们普遍存在“哑巴英语”的情况,志愿者们通过互动游戏降低学习难度,让孩子们在欢乐中爱上学英语,不知不觉加深对单词的记忆。

图为孩子们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黄景 摄

此次支教,“润雨生花”志愿服务队将课堂教学与家访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倾听孩子们的声音,及时调整教学方式与内容,真正解决孩子们的问题与困惑,真正落实既传授知识、又传递温暖。短短数日,支教活动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希望的种子。青春不散场,教育不停步。团队将继续不忘初心,让知识的种子在神农架更多地区生根发芽,让爱与希望的光芒照亮孩子们的成长之路。

图为孩子们手持画作的合照 胡颖 摄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石莹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52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