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深耕社区课堂 —— 重师学子践行文化传承深耕孩童书法启蒙

发布时间:2025-07-16 21:3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黄怡、 张巧苓、 滕志琳   阅读 2.0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2日讯(通讯员 黄怡、张巧苓、 滕志琳)为响应总书记关于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论述,弘扬书法文化,推动艺术普及,2025年7月12日,重庆师范大学“墨韵童行”支教团(以下简称“支教团”)再次前往沙坪坝区大成湖社区,开展书法教学实践活动,教授社区的孩童们书法知识。

图1 支教团成员与社区和孩子们的合影。 重庆师范大学墨韵童行支教团队摄影组 供图

趣味游戏,在互动氛围里整队启程

面对精力充沛的孩子们,课前热身有助于集中精神。支教团老师组织孩子们开展拍手小游戏——听到特定字词便迅速拍手,清脆的声响里蕴藏着机敏的反应。这轻松有趣的互动不仅锻炼了反应力,更让汉字与书法文化在笑声中悄悄扎了根。随后,一个孩子走上台讲起了故事,原本四散的注意力瞬间聚拢,现场氛围愈发专注而热烈。

图2 孩子们沉浸在文字动画中。 重庆师范大学墨韵童行支教团队摄影组 供图

生动教学,在童趣体验中分享新知

要引导孩子们真正走进书法的世界,兴趣是必要的催化剂。课堂伊始,支教团老师选用动画视频进行教学导入。学生们同视频主人公一起踏入了一场妙趣横生的文字冒险,从中依次认识了像“横放的铅笔”的汉字“一”、像“直立的蘑菇”的汉字“个”等。期间的提问环节,孩子们争相举手,自信回答,展现出了对书法知识的良好把握。

细致讲解,从自由实操中巩固书写

书法”文化的延续,书写是关键。视频教学告一段落,支教团老师对刚刚学到的汉字进行一一讲解,过程中通过组词的方式来引导孩子们巩固记忆、拓展知识。黑板上,支教团老师将规范字与错别字分别写在两边,着重强调书写细节,力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写出规范整的汉字。书写实践环节,老师走下讲台,为孩子们提供近距离的书写辅导;教学团队成员也积极配合,不时提醒孩子们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孩子们全神贯注地练习,书写结束后主动上前寻求点评,为学好书法文化倾注了满满的热忱与努力。

图3 老师细致地讲解。 重庆师范大学墨韵童行支教团队摄影组 供图

图4 孩子们认真地写字。 重庆师范大学墨韵童行支教团队摄影组 供图

课程结束,教学指导依旧有条不紊地进行。支教团老师收齐孩子们的作业细致批改,她顺着每个孩子的字迹特点下笔:有的在歪斜的横画旁标了道直线,有的在舒展的撇捺边画了个小箭头,充分尊重个体差异,并为每个孩子提出针对性的表扬与建议,期望他们在今后的书写练习中不断进步,将延续书法文化的任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图5 孩子开心地展示学习成果 。 重庆师范大学墨韵童行支教团队摄影组 供图


图6 孩子们对支教团老师表示感谢。 重庆师范大学墨韵童行支教团队摄影组 供图

教学活动步入尾声,支教团老师为孩子们颁发了“书法之星”奖状和定制书法徽章,孩子们接过老师的礼物,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课堂的最后一刻,孩子们将老师们团团围住,送上他们亲手制作并书写的祝福卡片。

他们那一声声真挚的感谢,一双双明亮的眼睛,正是支教团成员们这些天来努力开展教学活动的意义——将书法文化送入寻常巷陌,将纸墨笔砚融进无暇童心。书法文化的延续绝非一时之功,相信教育工作者们的辛勤耕耘,终有一日会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通讯员 黄怡、 张巧苓、 滕志琳)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怡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6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