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中医药大学青年学子深入万安,探索乡村振兴“中医药路径”

发布时间:2025-07-15 22:2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钟诗颖   阅读 6.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4日讯(通讯员 钟诗颖)如何将中医药智慧融入乡村,打通健康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近日,江西中医药大学“悬壶青年”社会实践队深入江西省万安县,开展入户健康普查、中医药研学、中医义诊和中医市集等一系列“中医药文化服务月”活动,将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探索出了一条“健康+产业+文化”共融的乡村振兴路径,将中医药的智慧送到田间地头。

科技入村:智能设备打通健康“最后一公里”

“奶奶,您这是气虚体质,可以到村委那边体验一下艾灸调理。” 西元村村民王有明家中,实践队员宁一钊正操作智能舌诊仪,仅用几分钟便完成体质辨识和初步健康评估。这一幕,正是实践队创新采用“问卷+智能检测”健康普查模式的缩影

实践队队长陶璐介绍:“这次普查的目标是帮助村民们建立动态健康档案。这些数据不仅让村民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一目了然,更能为相关医疗机构提供数据参考。”

在当地村委的支持下,实践队聚焦高血压、关节炎等乡村常见慢性病的筛查,为近百户家庭提供了精准健康服务,夯实了基层健康管理的数据基础,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村民少奔波。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为村民AI辨识体质。黄婉婷供图。

点“绿”成金:林下药材激发产业新活力

“这片林下种的是山香圆叶,一亩能多增收四千块。” 在中药材种植基地,西元村村干部尧书记指着眼前长势喜人的植株,语气中充满自豪。他俯身摘下一片叶子,向围拢过来的实践队员们展示:“以前这片林子经济效益不高,现在套种药材,不占良田,林木还能为药材遮阴保湿,一举两得。这个山香圆叶能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是很多中成药的重要原料,市场前景很好。”

图为队员们参观山香圆叶种植园。黄婉婷供图。

依托江西省中医院的技术指导,西元村因地制宜推进了“林下经济”,在山林资源中寻得药材经济突破口,有效盘活了林地资源,提升了土地效益,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实践队员刘芷龙感慨:“一片药草,不只是草本植物,更是乡村绿色振兴的希望。”

杏林春暖:义诊服务编织健康防护网

“听说今天由省中医院的专家来卫生院义诊,这么好的事,我把家里人都叫来了!” 上午8时,位于江西省万安县罗塘乡的罗塘乡卫生院还没开门,已有三三两两的居民在外等候。 村民们热切期盼的,正是由罗塘乡卫生院携手江西中医药大学“悬壶青年”社会实践队举办的中医义诊活动。

图为医生耐心为居民义诊。王乔伟供图。

义诊现场,江西省中医院医生李莎刚为一位患者量完血压。“大爷,您这高压都到168了!平时要按时吃药,饮食上也要注意不要吃太咸的啊。”李莎医生一边在健康档案上记录,一边根据患者的情况开具中药处方,并详细解释用药的注意事项。

活动现场,像李莎医生这样忙碌的身影还有很多。来自肾病科、消化内科、治未病中心等不同科室的专家们,耐心接待每一位前来咨询的村民,仔细倾听、详细问诊、认真查体,提供专业的诊疗建议和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实践队员们则化身得力助手,协助引导、登记并发放健康宣传资料,秩序井然。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为居民艾灸。王乔伟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现场专门设置了健康服务区,为居民们提供了针灸、推拿、耳穴压豆等特色中医技术疗法。“哎呦,这个小豆豆贴在耳朵上,胀胀的,但肩膀好像松快了点!”刚体验完耳穴压豆的吴阿姨惊喜地说。推拿区域,队员郑凯杰手法熟练地为一位常年腰痛的村民进行放松,“小伙子手劲足,按得准,舒服多了!”

据悉,本次活动累计为100余名居民提供了中医义诊服务,有超过150名的居民体验了特色中医技术疗法。“中医诊疗为患者提供了更多元的选择。”罗塘乡卫生院负责人说,“居民们普遍习惯了看西医,定期开展中医义诊活动,积极向当地民众宣介中医知识,有助于让大家更加了解中医。”

夜市飘香:文化浸润培育健康新生态

夜幕下,万安县中医院治未病中心门前灯火辉映,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医药文化夜市”上人头攒动。本次“中医药文化夜市”由万安县中医院与江西中医药大学“悬壶青年”实践队联合举办,分为义诊区、按摩推拿区与中医药文化体验区三个区域,为居民们提供了多元的中医药文化体验。

“医生,我这睡眠一直不好,多梦易醒,有什么调理法子吗?”万安县中医院治未病中心的曹乾安副院长正为一位中年女士把脉问诊。“您这是心脾两虚,思虑过度。除了这个安神的小方子,更重要的是调节情绪,睡前别刷手机,可以试试用酸枣仁煮水喝……”义诊区,面对市民们的疑惑,医生们细致辨证论治,不仅开具个性化调理药方,更手把手传授日常养生技巧,将中医“治未病”的理念融入生活点滴。

图为夜市上医生在为患者问诊。王乔伟供图。

按摩推拿区同样人气高涨。 “悬壶青年”社会实践队队员结合当地特色精心准备了艾灸条、三伏贴以及耳穴压豆等多种特色中医疗法工具,让市民们亲身感受到了中医药疗法的精妙。

移步中医药文化学习区,药香氤氲,沁人心脾。“这是用乌梅、山楂、陈皮、甘草熬制的开胃生津的茶饮,适合夏天了!”队员张佳丽将一杯杯中医特色茶饮递到居民手中,不仅滋养了居民们的身心,更传递着中医药的温度与关怀。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为居民介绍中药茶饮。王乔伟供图。

万安实践是江西中医药大学青年学子践行 “把论文写在田野上” 的生动缩影。从数据入户到义诊守护,从产业调研到文化浸润,累计服务群众超400人次,“悬壶青年”实践队探索出了中医药服务乡村振兴的“青年路径” 。实践队队员们在服务中感悟责任,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将青春智慧融入国家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中医药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钟诗颖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20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