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特别的成长课:吉首大学 “童心筑梦” 给孩子讲透 “国与家”

发布时间:2025-07-15 20:2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孙慧雯 代玉洁 王雅琪   阅读 376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志愿服务

大学生云报7月15日讯(通讯员 孙慧雯 代玉洁 王雅琪)7月15日上午,吉首大学“童心筑梦”实践团队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课堂活动,30多名孩子积极参与其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活动伊始,团队成员向孩子们介绍了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座谈会时,发表的《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讲话,引发孩子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好奇。随后,团队成员清晰地展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内容,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并通过“探索三部曲”带领孩子们逐步深入了解。

在“小记者”看中国环节,团队成员围绕“富强”展开讲解。从“富,备也;一日厚也”的释义出发,结合中国高铁里程世界第一、“天眼”望远镜是目前世界第一大的填充口径射电望远镜等实例,让孩子们明白富强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且体现在高楼大厦、航天事业、先进医疗设备、丰富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正是国家的富强为大家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小判官”互动环节更是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通过对“国家有很多高楼大厦就说明国家已经完全富强了”“国家富强只需要大人努力,小孩子不用做什么”“中国有了自己的航天飞船和卫星,这是国家富强在科技上的表现”等说法的判断,加深了孩子们对富强的理解。

关于“自由”,团队成员设置了“我的选择有边界”讨论。通过课堂上随意插话与遵守纪律积极参与讨论这两种情境的对比,结合自由的字面意思及马克思主义对自由的追求,让孩子们明白自由并非随心所欲,而是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还列举了在图书馆大声喧哗、随意闯红灯、网络上随意骂人等例子,引导孩子们认识到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有秩序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我国《宪法》也对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作出了明确规定。

“我是爱国‘小卫士’”环节中,团队成员讲述了钱学森放弃美国优厚待遇回国投身国防科技事业、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上为国家荣誉拼搏、陈祥榕战士用生命守护祖国领土并写下“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等感人的爱国事迹,让孩子们深切感受爱国情怀。随后,孩子们结合自身生活,从学习、行为习惯、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积极探讨作为小学生应如何爱国,进一步深化了对爱国的理解。

活动接近尾声,团队成员带领孩子们寻找生活中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朗诵了《少年中国说》中“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的经典段落,激发孩子们的责任意识。团队还发放了《生活中的“24”字》学习单,引导孩子们思考在生活中从哪些细节做起践行每个词语,并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

此次活动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孩子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正如活动总结中所说,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希望孩子们能从点滴小事做起,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相连,用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成长为“刻苦学习知识,坚定理想信念,磨炼坚强意志,锻炼强健体魄”的新时代好少年。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孙慧雯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1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