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师范学院“乡音捕梦”实践团开展“守护淮安乡音,共筑文化传承之路”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14 21:2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刘馨月   阅读 1.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4日讯(通讯员 刘馨月)近日,为保护淮安方言,助力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淮阴师范学院“乡音捕梦”三下乡实践团积极行动,深入社区与乡村,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意义深远的淮安方言传承与保护活动。

2025年6月26日至7月初,淮阴师范学院“乡音捕梦”三下乡实践团开展了一系列方言文化传承活动。6月26日,该团队在联盟村展开调研,发现80%的受访老人认为方言使用频率明显下降,但多数支持通过新媒体传播方言。

图为志愿者采访老人

次日,实践团在河堤社区推出特色方言推广活动。金箔工艺制作环节巧妙融入方言教学,指导老师用淮安话讲解制作步骤。在方言故事会中,团队成员用当地方言讲述了淮安的抗战故事,并组织青少年模仿当地方言特色语调。同一天,"乡音寻根"团队在人民路社区对当地居民开展深度访谈,收集到"晚霞不过晌,半夜听雨响"等30余条方言谚语,并整理出正在消失的方言词汇清单。

图为志愿者深度访谈居民

7月初,淮阴师范学院“乡音捕梦”三下乡实践团在大福村举办的"乡音故事会"尤为成功。团队特别邀请了退伍军人张爷爷用方言讲述革命故事,他用地道的淮安话重现了当时的支前场景。

图为退役老兵讲述革命故事

活动还开设了方言小课堂,通过词语竞猜、情景对话等形式,教授特色词汇。团队特别制作了《淮安方言词汇手册》和方言故事短视频,通过村委会电子屏持续传播。据统计,活动后村民使用方言的意愿显著提升,特别是青少年表现出浓厚兴趣。

图为方言小课堂

本期实践活动记录了正在消逝的方言资料,通过创新形式激发了当地居民的方言保护意识。本次活动不仅拉近了大学生与老人、孩子的距离,更让淮安方言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得到了广泛关注。未来,乡音捕梦实践团还将持续深化调研,通过社区推广、校园宣讲等形式,让淮安方言“活”在当下,成为串联乡土记忆与现代生活的文化纽带,助力地方文化传承振兴,诠释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馨月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5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