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青蓝一布承古韵,巧手千扎育新苗

发布时间:2025-07-13 22:0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杨清、李语欣、张雪妮、陈明、扶妙元、刘升恒、莫琳芝、刘易斯、王恩乐   阅读 3.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3日讯(通讯员 李杨清、李语欣、张雪妮、陈明、扶妙元、刘升恒、莫琳芝、刘易斯、王恩乐711上午来自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寸草心计划”——春晖育苗乡村振兴实践服务团于上午九点准时与留守儿童相聚在郴州市永兴县悦来镇鸦鹊村的“玩美伙伴”图书馆内,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非物质遗产扎染手工课。活动旨在将传统非遗文化引入乡村儿童生活,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精神世界,提实践动手能力与审美意识。

活动现场,实践团成员有序分发纯白方巾、防护手套与皮筋。在实践团成员“先折叠,后捆扎”的清晰示范与讲解下,孩子们先将方巾用清水浸湿,随后全神贯注地把方巾折成三角、扭成麻花或紧紧捏成条状用橡皮筋固定出心中图案的雏形完成捆扎后,孩子们亲手将布团浸入染缸等待作品成型。

▲图为实践团成员协助小朋友扎染

待方巾晾干,实践团成员协助展开布料一幅幅独一无二的扎染花纹惊艳呈现。孩子们兴奋地举着自己的作品,小脸上洋溢着创造的巨大喜悦每块方巾的图案都不一样,好漂亮呀!一个女孩惊喜地喊道。这堂扎染课,不仅让古老的非遗技艺得到传承,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孩子们的专注力、想象力与创造力。

▲图为扎染成品展示

“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光芒,是对文化传承最好的回响”实践团成员在活动后感慨道。他们深知,将扎染这样的非遗技艺带到乡村,不仅是在孩子们心中播撒美的种子,更是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源头活水。在守护留守儿童安全成长的同时,唤醒其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与自信,是实践团助力乡村振兴的深情实践。

未来,“寸草心计划”——春晖育苗乡村振兴实践服务团的脚步将继续深入阡陌田野,让更多传统文化的瑰宝在乡村孩童心中生根发芽,让知识的春晖与安全的守护,照亮更多乡村孩子的成长之路。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杨清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1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