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要求,引导青年在红色教育中筑牢信仰根基。7月12日,武汉城市职业学院30名优秀学子通过专题授课、情景模拟、红歌传唱等多元形式,在互动体验中深入理解三湾改编的历史智慧,感悟井冈山精神的时代内涵,让红色基因在青春心中扎根。
当日上午,井冈山培训基地老师以“三湾改编:铸魂强军的起点”为主题展开授课。他结合秋收起义后部队思想涣散、组织松散的实际困境,系统讲解了三湾改编“缩编部队、支部建在连上、实行民主制度”三大核心内容,清晰阐释其如何奠定人民军队政治建军的基础,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这一变革“从根本上解决军队归谁领导、听谁指挥”的关键意义。
为让历史原理可感可触,课堂特设分组模拟环节。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学子组成的“红四军某连”在角色扮演中别出心裁:除完成“任务分工、协同作战”基础环节外,还自发加入“战地鼓动”场景,用“跟着支部走,革命有奔头”等短句再现当年红军动员场景,生动演绎了“支部建在连上”如何凝聚军心。老师点评道:“这种创新演绎,让历史场景有了青年表达。”
下午的“井冈山斗争和井冈山精神”专题教学中,培训处处长从“井冈山原名荆竹山,因盛产井冈竹得名”的细节切入,串联起井冈山斗争时期“建立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粉碎敌人围剿”的峥嵘历程。他结合《井冈山的斗争》文献原文,深入解读“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精神内核,强调“井冈山精神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当代青年攻坚克难的精神密码”。互动环节中,该校学子李哲就“青年如何践行‘敢闯新路’”提问,老师以“从‘农村包围城市’到‘中国式现代化’,本质都是立足实际闯新路”作答,引发热烈讨论。
夜幕降临,基地活动室红歌飞扬。在老师带领下,学子们以饱满情感传唱经典:《映山红》的婉转旋律里,藏着对革命先辈的深切追思;《歌唱祖国》的铿锵节奏中,饱含青年对家国的赤诚热爱。
“从被动听课到主动参与,今天的实践让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学子真正走进了历史。”指导老师总结道,当三湾改编的制度设计通过模拟被理解,当井冈山精神的内涵通过问答被深化,当红歌的情感通过演绎被共鸣,红色教育便真正实现了“入脑入心”。
接下来,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学子将继续探访黄洋界、八角楼等革命旧址,在实地行走中续写与红色历史的对话。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训涛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