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共青学院“通书星火,青衿力行”暑期社会实践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25-07-12 19:1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鲁咏春   阅读 524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南昌大学共青学院“通书星火,青衿力行”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团委书记熊自超、团委老师袁青的带领下,于6月30日至7月10日赴庐山市温泉镇通书院村开展为期12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理论宣讲、七彩课堂、红色走读、走访调研等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七彩课堂暖童心

6月30日至7月9日,南昌大学共青学院实践队在隘口街开展七彩课堂支教,惠及50余名学生。活动创新融合学业辅导、非遗传承、安全自护教育及普通话推广,通过德智体美劳多元培育,既为通书院村的孩子们打造充实暑期,更以文化浸润助力乡风文明。

反诈宣传进乡村

为了增强村民反诈意识,实践队借文艺汇演契机向村民普及反诈知识。通过讲解高发诈骗案例、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活动覆盖6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400余份,切实提升村民防骗意识与能力。未来实践队将持续开展多元宣传,筑牢“无诈”社会防线。

美丽乡村共创建

青春直播助农兴,灵芝葡萄产业旺

为了助力乡村振兴,实践队深入灵芝和葡萄产业大棚开展调研学习。队员们通过实地参观、企业家访谈,了解特色农业产业链发展。活动采用"看、听、问"三位一体实践模式,让队员们在知行合一中增长才干,为服务"三农"工作积累宝贵经验。

疏通沟渠守生态,红歌唱响新征程

实践队携手省委宣传部驻村工作队,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河小青"护河行动。队员们深入田间水渠,清除杂草淤泥、疏通灌溉水道,既保障了农业生产用水,又维护了流域生态健康。劳动中嘹亮的红歌声展现了实践队守护绿水青山、服务乡村振兴的使命担当,用实干精神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红色走读寻足迹

红色走读寻足迹,薪火相传铸初心

实践首日,实践队走进村历史文化馆,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西河戏。随后分组赴唐家湾、腰子咀等村开展调研,展现青年担当。同时,在温泉镇"爱心课堂"中,队员们通过学业辅导、兴趣培养、安全教育等活动,为乡村儿童送去关爱。活动将文化传承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彰显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承遗志,红色基因永传承

7月1日,在驻村书记汪强的带领下,实践队深入了解通书院村的红色历史,聆听七位红军烈士的感人故事。在烈士后人的陪同下,队员们怀着崇敬之情清扫墓碑、肃立默哀。这片英雄的土地让队员们深受触动,红色精神在心中生根发芽,激励着他们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勇毅前行。

薪火相传访“五老”,青春筑梦践初心

7月4日,实践队走访温泉镇通书院村,聆听三位"五老"代表的动人故事。50年党龄的但金滚讲述军旅报国情怀,援老抗美老兵但友华回忆战场峥嵘岁月,老支书但友美分享带领村民建设家乡的奋斗历程。前辈们用忠诚与坚守诠释了"五老"精神的深刻内涵,激励青年学子传承红色基因,在乡村振兴实践中践行"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敬老爱老践美德,颐养之家暖人心

为了践行青年使命,传承中华美德,实践队走进庐山市通书院村“颐养之家”,开展浸润心灵的敬老行动。队员们与老人围坐畅谈,聆听他们讲述往昔岁月中的红色记忆,在对话中感悟历史的厚重;厨房分工包制饺馄饨,关怀化美食暖心;饭后剪纸体验,感受非遗魅力;尾声齐唱红歌,传温暖获掌声。活动既为老人送去欢乐陪伴,更让队员们在实践中感受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通书星火映戏台,古韵新声润青衿

为传承红色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实践队深入温泉镇调研国家级非遗西河戏。队员们聆听《杨家将》忠勇报国的经典选段,在激昂唱腔中感悟红色精神;与传承人深入交流,体会"择一事终一生"的坚守。在实践过程中,实践队员们不仅体会到红色文化的魅力,更深刻认识到保护非遗文化的重要性。

乡村振兴谱新篇

文化盛宴齐欢庆,青春力量助振兴

6月30日晚,通书院村"村之韵,通未来"主题文艺汇演在村文化广场成功举办。实践队全程参与活动保障工作,前期负责交通疏导与车辆停放指引,演出期间重点维持现场秩序,有效管理人流走向,同时做好后台化妆间协调与服务保障,为晚会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文艺汇演

7月9日晚,实践队在通书院村文化广场举办文艺汇演,与当地孩子们同台演出。汇演包含《少年中国说》朗诵、非遗漆扇走秀等节目,最后以村歌《春居通书院》合唱圆满结束。本次活动以艺术为媒,不仅点亮了乡村孩子的文化梦想,更彰显了实践队在乡村振兴中的责任担当。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学院的大力支持和师生们的共同努力。展望未来,学院将继续坚持“五育并举”育人理念,继续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做出积极贡献,培养出更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鲁咏春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1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