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9日讯(通讯员 黄奕橙 阙月 傅文豪 报道)为助力黄梅县少年儿童拓宽科技视野,深入了解人工智能领域相关知识,进一步激发其对科学探索的热情与向往,武昌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智能之光”萤火绘梦志愿服务队于2025年7月8至9日在黄梅县古塔社区与大河镇太山村的“爱心托管班”中,开展“萤火传智识,童心向未来”主题特色课程。
图为古塔社区志愿者老师为孩子们上课的场景
图为大河镇太山村志愿者老师为孩子们上课的场景
“智能之光” 萤火绘梦志愿服务队针对低龄儿童,选取AI动画故事内容,通过具象化呈现帮助理解基础原理;面向高龄儿童,特别设计C语言实践环节,现场演示动态爱心图案绘制、贪吃蛇小游戏运行等趣味案例,让抽象代码转化为生动画面,强化动手体验。同时结合生活场景案例,使各年龄段课程既适配认知水平,又兼具趣味与科学性。
图为古塔社区志愿者老师带着孩子们进行AI实操
支教队员们将人工智能知识普及的重心放在课堂教学中。古塔社区的课堂总是师生互动热烈,求知氛围浓厚。李鑫峰老师以智能机器人、语音助手等青少年日常接触的科技产品为引子,深入浅出地解析人工智能的基础概念与核心运行原理。课堂上播放的人工智能应用短视频,以直观影像展现技术发展成果,迅速点燃了同学们的探索热情。互动环节中,志愿服务队成员引导青少年动手操作简易AI识别程序,通过实践加深对知识的消化吸收。现场青少年全程专注投入,围绕AI技术的应用场景频频提问。
图为大河镇太山村志愿者老师与孩子互动的画面
大河镇太山村课堂上,吴季雨老师提前剪辑AI案例动画,兼顾趣味与启发以激发学生科学兴趣。当我国自主研发的AI深海探测器潜入万米海底画面出现,她引导学生朗读案例并讲解:“这是我国科学家突破的技术难关!”孩子们稚嫩而响亮的声音满是自豪,在朗读中感受AI魅力,悄然埋下为国争光的种子。课程通过案例解析、互动问答等环节,引导孩子拆解AI技术逻辑,培养思维与创造力,AI画家乡等体验让孩子们兴奋不已,寓教于乐中开拓创新视野。
图为孩子们认真听课的画面
“智能之光” 萤火绘梦志愿服务队将持续深耕黄梅地区,以 “科技+教育” 为纽带,开发更多贴合乡村儿童认知特点的课程。记者采访到队长李鑫峰,他表示:“当科学的微光点亮童心,当探索的种子破土生长,这份跨越城乡的知识传递,正为乡村少年的未来注入无限可能,让每一颗向往远方的童心,都能在智识的滋养中向阳而生。”(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阙月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