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0日讯(通讯员 李思莹) 为推动乡村儿童素质教育发展,营造充满童趣与活力的成长氛围,7月9日,广州华商学院教院创协社会实践团开展以“欢乐童话嘉年华”为主题的乡村儿童成长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童话故事为载体,通过“故事创编”“道具制作”“剧场表演”三大环节,为腊圃儿童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童话体验。
在“童话改造工坊”环节,实践团成员傅晓静和钟绮婷引导孩子们对《小红帽》《白雪公主》等经典故事进行创意改编,通过角色互换、情节反转等方式,突破传统故事框架,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童话故事。经典故事并非一成不变的标准答案,而是激发孩子们创造力的起点。通过改编故事,孩子们不仅学会了独立思考,更在团队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逐步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童话世界观。
图为实践团成员带领孩子们研读故事。 通讯员 钟凯莹 摄
在“神奇道具DIY”环节,实践团成员则将环保理念与动手实践相结合,带领孩子们利用废旧报纸、瓶盖、塑料瓶等环保材料,亲手制作童话故事中的各类道具。旧报纸经过折叠、剪裁,变成了王子的头盔;毫不起眼的旧瓶盖串联起来,成为了公主的水晶项链……从剧本讨论确定道具需求,到材料裁剪、胶水黏合,再到最后的成品展示,孩子们全程积极投入,现场充满欢声笑语。通过制作改编故事的道具,不仅有效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更将“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深植于孩子们心中,为“百千万工程”的绿色发展理念在乡村的传播写下了生动注脚。
图为实践团成员讲解如何制作道具。 通讯员 黄思琪 摄图为学生制作故事所需的道具。 通讯员 邓欢愉 摄
“奇幻剧场秀”环节作为活动的压轴部分,将整场嘉年华推向高潮。孩子们分组利用自制道具,登台演绎改编后的童话故事。活动现场的舞台仅由简单的布景构成,但孩子们丝毫不受环境限制,以稚嫩却真挚的表演,将自编自导的故事生动呈现,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腊圃村服务社工站社工在观看表演后感慨道:“孩子们在舞台上不仅实现了自我突破,更在排练与演出的过程中学会了倾听他人意见、配合团队节奏,这种在实践中收获的成长,是课堂之外难以获取的宝贵财富。”
图为学生在准备上台演绎故事前的材料。 通讯员 苏若蓝 摄
此次“欢乐童话嘉年华”活动,不仅为腊圃村的乡村儿童提供了展示自我、激发创造力的平台,更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童真力量。实践团成员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创意课堂,激发乡村儿童的创新思维,让童话想象力成为乡村振兴的“可持续燃料”,助力孩子们以创新笔触书写家乡新篇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思莹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