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9日讯(通讯员 甘香艺 彭宇杭) 近日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赴厦门市同安区“褒茶营”文化传承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前往厦门市同安区军营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队员由生命科学学院学生组成,在郑祥梓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文化传承活动,此次活动的核心目标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了解军营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山上戴帽,山下开发”发展战略,从“贫困村”转变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的过程,传承弘扬军营村三大文化——“红色文化”、“茶文化”、“褒歌文化”,探寻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结合之路。
图为实践队的同学们在高泉国旧居前的合影
初步探索知根脉
承实践队在到达军营村后,与厦门市军营村的当地政府工作人员以及当地村民展开了深入交流,近距离触摸这座村庄的红色文化底蕴与发展脉络,聆听军营村的“心声”。
在高佳意同志的带领下,实践队前来拜访军营村村主任高泉国同志,据高泉国同志介绍,军营村坐落于厦门同安莲花镇,地处海拔近千米的高山之上,曾是典型的偏远贫困村,交通闭塞、产业薄弱是过去的真实写照。之前,一间小小的同安军营小学,承载着山里孩子对知识的渴望,简陋的教室、斑驳的墙壁,记录着岁月的艰辛。
实践队的同学们聆听着历史故事,看着过去的照片,军营村曾经的 “贫困” 模样,让大家心中满是酸涩。党的二十大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要致力于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方位振兴。此刻,同学们更明白党注重乡村发展的意义 —— 正是为了改变这般困境,助力实现民族复兴。
图为同安军营小学旧时的照片
而如今,行走在军营村的土地上,目之所及皆是新貌。实践队的同学们了解到,20世纪80年代,为了发展茶产业,军营村村民们将山上的森林砍伐殆尽,生态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如此竭泽而渔,村民人均年收入仅有200余元。
军营村命运的转折性变化,发生在1986年。这年4月,习近平给当地提出种柿子的建议,还联系相关部门提供了一批优质树苗和扶贫资金。渐渐地,军营村的山坡成了柿子林;山间平地种植茶叶的面积也显著提高,到1997年超过了2800亩,对比1986年多了近5倍,一年能为村集体增收8000元。1997年7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又一次来到军营村。习近平进一步提出:“多种茶、种果,也别忘了森林绿化,要做到山下开发,山上“戴帽”。
军营村这片土地上的蜕变,是党发展战略的正确性与前瞻性的体现,军营村的发展与红色血脉的世代延续紧密相连,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乡村振兴等发展战略在基层的生动实践,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国家战略的理解,也让他们看到党带领乡村迈向繁荣的坚定决心与卓越成效 。
图为由同安军营小学变化而来的高山党校走访村民寻文脉
随后,实践队的同学们踏入厦门市同安区军营村的街巷,与村民们闲谈,仿佛翻开了一本写满岁月温度的民间典籍。
与当地村民的交谈过程中,他们的言语依然描绘出了军营村翻天覆地的变化。自营农家菜馆的老板高大爷笑着回忆:“以前路不好走,出村买个东西都费劲,现在道路修好了,方便多喽。”军营村往昔道路崎岖,外出采购物资艰难重重;如今宽阔的柏油路延伸至家家户户,现代物流的便捷触手也深入山村。而高山党校的建成,成为红色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络绎不绝的学员与游客在此汲取精神养分,也为军营村注入文化活力。
在与村民交谈中,村民们发自内心的笑容更加确定了:党的指导如明灯,始终照亮着为民谋福祉的道路。村委干部们扎根基层,踏踏实实将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让乡村焕发新生机;而红色文化的代代传承,更化作了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真切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图为实践队的同学们在军营村走访调查,向当地村民了解军营村的变化
实践队又走访了当地茶农,茶农的讲述解锁了一幅红色茶香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立体画卷。据老茶农王伯所说,过去茶叶销路局限,村民徒步山路叫卖,茶产业价值难以释放,如今交通便利网络发达,茶香飘向全国,不仅让村民收入显著提升,更让军营村茶品牌成为对外展示的文化名片。在政府支持下,茶文化研学活动蓬勃开展,通过采茶、炒茶、品茶等全链条体验,将茶的种植、制作、品鉴知识转化为生动的文化课堂,让一片茶叶承载的千年茶文化在军营村焕发新生,实现了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双向奔赴。
同学们看到了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结合所迸发出的强大生命力,大家难掩心中的激动,纷纷围拢到茶农身边展开热烈讨论,将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化作一个个跃动的想法,热切地尝试探寻一条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深度交融的新路径,希望让这份生命力持续涌动、蓬勃生长。
图为实践队的同学们对当地茶农进行访谈,了解当地茶文化发展为茶产业的过程
从贫困落后到繁荣兴旺,军营村的发展历程不仅是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更离不开当地政府的科学规划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传统工艺与文化不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流淌在日常里的 “活资产”,既富了口袋,更暖了人心。经历一天的走访调研后,实践队的同学们心中已经播下了推动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种子,更加坚定了紧跟党的步伐的信念,决心在未来用实际行动让这颗种子生根发芽,绽放出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相互推动的绚丽之花,在军营村的发展之路上留下属于下现代青年的实践之石。
撰文 | 甘香艺、彭宇杭
图片 | 谢文婧、王瑞潇、袁秋雯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彭宇杭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