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漫青山 青春探新路 ——集美大学“袍根问底”实践队赴厦门市同安区军营村调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08 23:4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卢馨怡   阅读 5.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2025年7月7日,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袍根问底”实践队走进厦门市同安区军营村,开展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采茶制茶实践、访谈交流等方式,深入挖掘乌龙茶茶产业发展潜力,探索适合乡村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图为“袍根问底”实践队在厦门市同安区军营村茶园合照 林婧瑶供图

躬身采撷制茶艺,体悟匠心传薪火

军营村坐拥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与悠久的制茶历史,是优质高山乌龙茶的重要产区。实践队员们背上茶篓,走进层峦叠翠的茶山,在当地茶农的悉心指导下,从辨别鲜叶嫩度开始,全程参与采摘、杀青、揉捻等关键制茶工序。队员们不仅亲身体验了传统茶文化的独特魅力,更深刻理解了“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背后的辛勤付出与匠心传承。

图为实践队员实地体验采摘茶叶 林婧瑶供图

图为当地茶农示范揉捻过程 林婧瑶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体验杀青 林婧瑶供图

聚焦产业谋突破,茶香深处寻新机

在实践交流中,队员们敏锐捕捉到产业发展的关键点:虽然军营村茶叶品质优良、产业基础扎实,但在品牌塑造、市场渠道拓展和产品附加值提升等方面仍有较大发展空间。茶农们也表示,茶叶生产加工、乡村旅游及农特产品销售已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生活水平已然得到了显著改善。

图为实践队员与当地三代家族传承茶农交流 林婧瑶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与当地茶农转行农家乐村民高金汉交流 林婧瑶供图 

明确方向促发展,生态理念结硕果

为探寻军营村产业发展的深层逻辑与未来方向,实践队与高建设副主任进行深入座谈。高主任同队员们一道回顾了军营村的历史渊源——因民族英雄郑成功曾在此安营扎寨而得名,并特别强调了总书记曾两次亲临视察指导的珍贵历史。他详细介绍了总书记当年提出的“发展山区首先要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扶贫扶志”“山上戴帽、山下开发”“种茶种果也别忘了森林绿化”等具有前瞻性的发展理念,这些重要指示为军营村指明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振兴之路。

图为实践队员与村委会副主任高建设交流 林婧瑶供图

如今,军营村群山环绕,满眼皆翠,山上树绿、山下茶绿,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齐头并进、相得益彰。茶农们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也收获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蓬勃发展的茶产业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主引擎,带动202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3万元;村庄每年固碳超数千吨,通过可持续发展的碳汇交易机制(碳票),已累计为村集体增收近数十万元,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村集体经济也从二十年前的薄弱基础跃升至120万元,翻了数十倍。

军营村正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紧抓机遇,坚定不移地朝着“富民强村”的目标迈进,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来自高山乡村的坚实力量。

图为实践队与高建设副主任合影 林婧瑶供图

此次实践活动的开展,对于军营村茶农来说,实践队提供了品牌建设与销售渠道的新思路,拓宽了发展视野。对于“袍根问底”实践队来说,此次活动是队员们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一次有益尝试。通过参与采茶制茶和深入实地调研访谈,队员们将整理调研成果,为军营村乌龙茶产业的升级发展献策,以青春力量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撰文 | 赖羽珊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卢馨怡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17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