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馆合作续佳话,新知科普促传承 ——西北工业大学民航学院与民航博物馆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发布时间:2025-07-05 16:3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龙成 赫文硕 张旭   阅读 744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2025年7月1日,为进一步优化院馆协同实践育人机制,推动民航文化传承与科普教育创新发展,西北工业大学民航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授牌仪式暨“云端筑梦·探秘民航”科普民航系列活动在民航博物馆启幕。西北工业大学民航学院师生代表与民航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共同参与本次活动。

契启云程连玉牒,院馆共擘九天长

授牌仪式在民航博物馆贵宾厅举行。仪式伊始,双方负责人先后介绍了民航学院在民航人才培养、科研创新领域的深厚积淀,以及民航博物馆作为行业文化传承载体、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在民航文化传播方面所发挥的关键作用。这是双方继前两次友好合作后的又一次联动,进一步夯实了彼此在民航领域协同发展的基础。

院馆双方围绕民航发展现状、未来低空经济趋势及院馆联合实践模式展开深度研讨,对低空经济的发展前景、技术突破及人才需求寄予殷切期望,同时提出促进院方项目与馆方资源进一步融合的举措。随后,双方互赠纪念品,并在牌匾前合影留念,为仪式画上圆满句号。

▲图为民航学院师生代表在与民航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交流 冯可轩 供图

史海钩沉寻航脉,两航遗韵照赤忱

随后,民航学院师生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一同参观民航博物馆。展馆中,每一件展品都定格了民航人矢志报国的情怀,每一架飞机都见证了中国民航从初创维艰到强势翱翔的腾飞。

在“两航起义”专题展中,学子们深情凝望两航遗物,来自维多利亚港的爱国之声仿佛仍在耳畔回响,一辈辈中国民航人的报国火种,在一个个新时代青年的心中点燃。在民航发展历程展中,随着中国大飞机由简陋寒碜到舒适可靠、民航技术由依赖别国到自主创新的历史一幕幕浮现在眼前,学子们一步步见证了民航大国的建立和发展,也立下了为民航强国而奋斗的鸿鹄之志。在毛主席专机上,那一方小小的办公桌,凝固了老一辈共产党人奉献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赤诚魂;专机下的党旗飘飘,也记录着民航学子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懈努力的勇毅心。

▲图为民航学院师生参观“两航起义”专题展 冯可轩 供图

析解机工藏天巧,种得智芒映童窗

科普环节,民航学院学子们历时两天,通过四场专题讲座,吸引了百余名中小学生踊跃参与。活动现场,学子们通过各种有趣的方式,将深奥的民航知识转化为生动的课堂内容,极大地激发了青少年对民航科学的探索热情。

四场民航科普讲座,在欢声笑语中播撒知识的种子,收获满堂热烈回响。以“飞机为什么能飞”为始,以“童年的纸飞机终于飞回手里”为终,学子们化身知识的摆渡人,以游戏为舟,载着小朋友们穿越逻辑代数的趣味之河;以故事为笔,勾勒民航人的坚毅品格;以实验为钥,开启空气动力学的大门。

活动里,民用飞机的飞行原理、基本结构与控制系统不再是晦涩的术语,而是化作轻盈的羽翼,飞入孩子们好奇的眼眸。每一次开怀大笑,都是知识浸润心田的回响;每一次动手实践,都悄然种下民航报国的幼苗;每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里,都闪烁着民航强国的信念之光。这些精彩纷呈的科普活动,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梦想的启航。

▲图为民航学院志愿者向小朋友们科普空气动力学知识 冯可轩 供图

此次院馆合作的顺利开展,为推动民航知识普及与人才培养创造了多元平台,为学子们在社会实践中练就“专业精、系统强、重实践、能担当”的“总师”雏形特质奠定了基础,同时有助于实现民航文化传播与行业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为低空经济发展及民航事业壮大奠定坚实基础,为绘就民航强国蓝图注入强劲动能。

▲图为民航学院师生在“两航起义”专题展序厅合照   冯可轩 供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龙成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2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