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5月10日讯(通讯员 谢家豪) 烈阳普照,万物生晖。为深入贯彻落实“百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战略,探索乡村产业发展的新动能,4 月 15 日,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慧农链科技创新团队走进肇庆市广宁县古水镇连石崀顶村开展调研考察活动。
图为慧农链科技创新团队走进连石村崀顶村 彭震 供图
慧农链团队自 2017 年成立以来,始终以 “科技助力乡村,数字赋能振兴” 为使命,聚焦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结合乡村产业与消费者需求,深度融合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研发与构建起全链路、可视化的农产品溯源体系。师生团队聚焦产业发展,深入田间地头、走访特色企业,用脚步丈量土地,以专业视角剖析乡村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智慧与创新活力。
古水濡墨焕新韵
顺着蜿蜒的古水河,团队深入连石村、崀顶村,村内施工车辆扬起阵阵黄沙,每栋建筑都裹上了竹制脚手架的外衣。 “这些建筑的改造,都是按黑白灰的色调来改的,主打一个水墨风”,工程部伍工指着村里的民房介绍道。在项目工程部伍工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了解到连石崀顶村正在进行精品村项目建设。项目以“茶竹源“为主题,打造多条山道、水道、田道、乡道,穿梭于青山碧水、漫漫竹林、良田村舍之间。随着交流不断深入。团队师生了解到当地文旅产业发展规划,依托当地竹自然资源和生态保护区,开发文旅产业将为当地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图为团队师生与伍工在连石崀顶村村路上交流当地现状 彭震 供图
竹藏百艺蕴春茸
为推动当地产业发展,团队成员与广宁县坑口生活竹笋专业合作社的黄总进行访谈与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团队成员了解到当地除了以竹为主的产业以外,当地还有姬松茸、竹荪等特色产业。由于当地产业发展不成熟,销售渠道未开拓,这些自然资源难以转化为乡村经济的增长点。为了实现产业发展,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团队成员与黄总就农产品溯源试点与电商合作进行了充分交流。
图为团队师生与广宁县坑口生活竹笋专业合作社黄总进行访谈与交流 彭震 供图
竹韵流芳谱新篇
随后,团队一行踏入古水镇当地示范基地中的广宁竹文化角落,从展板介绍中,团队了解到广宁作为 "中国竹子之乡",拥有悠久的竹产业发展历史。在展区内,各类竹制品琳琅满目,既有充满岁月痕迹的竹编日用工艺品,也有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使用竹粉纤维制作的一次性餐具。文化角落中丰富的产品也与古水镇当地竹产业发展现状严重脱节。团队在古水镇对当地企业进行调查发现,当地与竹相关的企业均以经营竹初级产品为主,不具备精加工以生产竹制品的能力。
图为团队师生在广宁竹文化角 彭震 供图
调研尾声,慧农链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谢家豪表示,此次调研深切感受到连石村崀顶村在生态资源、文化底蕴与产业发展上的巨大潜力。团队可以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专业优势,围绕连石村崀顶村特色农业发展,针对特色农产品电商运营、文旅资源数字化推广等方面,组建专项攻关小组,推动 "产学研用" 深度融合,提出解决方案,为日后与慧农链农产品溯源体系试点建立做充分准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谢家豪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