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4月28日讯(通讯员 杨阳 孙大正)为深化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承红色精神,2025年4月22日,南宁理工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微党课宣讲团在南宁东盟校区A2313教室组织2024级广告学专业学生开展“艺青红声·青春筑梦”红色主题系列微党课宣讲活动。活动由微党课宣讲团团长孙大正同学主持。
图为孙大正主持活动
微党课宣讲团成员李文丽同学以“致敬英雄——时代楷模黄文秀”为主题,对黄文秀事迹展开深情讲述。她从百坭村陡峭山路的卫星地图切入,还原了这位北师大硕士毕业生放弃留京机会、执意返乡做贡献感人事迹,聚焦黄文秀手绘的“民情地图”——那些蜿蜒山路上标注的贫困户坐标,既是扶贫干部的责任清单,更成为新时代青年扎根基层的精神图谱。当讲到暴雨夜她冒死返村时,屏幕上实时叠加的气象云图与行车轨迹,让“用生命赴使命”的誓言有了震撼人心的时空重量。
图为李文丽宣讲现场
微党课宣讲团成员赵朝曦同学通过生动的讲述、详实的史料以及深情的视频,将滕静夫的先进事迹呈现在同学们面前。滕静夫,又名何尚刚,壮族,1905年出生于广西田东县,192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桂系军阀对右江革命根据地接连发动“围剿”的艰苦时期,他和战友们转移到中越边境一带潜伏,保存了党的骨干和部分革命武装。1944年4月,广西省工委派邓心洋寻找滕静夫,使这支与上级失联多年的“孤军”重新找到了组织。然而,长期在艰苦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的滕静夫疾病缠身,连走路都十分吃力,但他依然为解放事业积极奔走。1949年7月7日,滕静夫在云南富宁县归朝镇龙地村被反动官员收买的游方郎中下毒杀害,年仅44岁。他的牺牲距离新中国成立仅剩35天。5个月后,广西迎来了解放。
图为赵朝曦宣讲现场
当宣讲会的帷幕缓缓落下,会场内仍回荡着穿越时空的精神回响。一位同学在互动环节动情说道:“黄文秀学姐将青春镌刻在扶贫山路的脚印里,滕静夫烈士把生命熔铸成信仰的丰碑,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初心使命。他们的奉献精神和担当品质将激励我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另一位同学表示:“楷模们用生命丈量信仰的深度,让我明白,无论身处何种困境,都要坚守信念,勇往直前。”
图为活动合影
本次微党课宣讲活动不仅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更是学院党总支积极传承红色精神、弘扬时代正能量的生动体现。这些感人至深的故事,将激励青年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砥砺前行。南宁理工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党总支将继续依托微党课宣讲团这一平台,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不断创新形式,丰富教育内容,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领悟党的历史与优良传统,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家国情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孙大正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