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3月20日讯(通讯员 唐连江)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要部署,深入践行习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充分发挥青年一代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云南省环境科学学会,于2025年寒假期间精心组织开展了“大学生在行动”生态环境科普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将科技志愿服务深度融入基层科普工作,切实提升全民生态环境科学素质,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发展的广泛共识。由昆明城市学院杨继妍、向春奕、段依辰、陶辰以及云南财经大学杨艳柔,福建师范大学杨瀚程,来自5个不同专业的6名同学组成的“清绿碧溪”小分队响应学会号召,以“青力青为护东河,倡导绿色生活”为主题,2025年2月10日至2月14日在保山市隆阳区开展了为期五天的环保科普志愿活动。
保山市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
此次活动聚焦生态保护、科普宣传和可持续发展探索,通过实地调研、社区互动和创新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保山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青春力量。
小队成员在保山市生态环境局隆阳分局前合影留念
一、生态保护调研:实地探寻治理成果,见证生态蝶变
“清绿碧溪”小分队深入保山市多个生态治理现场,调研东河治理、北庙水库保护、青华海湿地保护、保山市中心城区第一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以及垃圾分类展示中心运行情况。队员们了解到东河治理通过生态补水、污水治理、河道修复等措施显著改善了水生态环境;北庙水库凭借卓越的管理模式为区域水资源保护树立了典范;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通过清理垃圾和环保宣传,呼吁公众共同守护湿地生态;第一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后出水标准提升至一级A,有效保护了东河水质;垃圾分类展示中心通过设施展示和互动体验,推动了垃圾分类和资源再利用的实践。
小队成员在认真聆听东河治理故事
小队成员在学习了解北庙水库保护
小队前往保山市第一生活污水处理厂学习
小队前往保山市垃圾分类展示中学参观学习
通过调研,小分队见证了保山市在生态保护方面的显著成效,深刻认识到生态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此次调研不仅为队员们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也为后续的科普宣传和可持续发展探索提供了坚实基础。
二、科普宣传活动:多元形式,提升公众环保意识
(一)社区科普:知识与趣味相结合,点亮绿色童年
在育德社区,“清绿碧溪”小分队联合当地村委会和服务学习中心,举办“元宵智趣·知识引领环保”系列活动。活动通过生态环保知识课堂、“变废为宝”手工课、环保知识竞赛等形式,将环保理念融入传统节日。孩子们通过生动的视频和手工实践,了解到海洋、森林污染等严峻问题,学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方法。废弃塑料瓶、树叶等废弃物在孩子们手中变成笔筒、风铃等创意作品,不仅提升了动手能力,更激发了他们对环保的兴趣。
小队成员帮助孩子制作变废为宝手工笔筒
社区学习服务中心的孩子们争做环保达人
小分队还组织了环保公益书法活动,以书法艺术为载体,生动传播环保理念,进一步加深社区居民对环保的理解。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孩子们积极参与,热情高涨。通过这些活动,环保理念在孩子们心中悄然生根发芽,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绿色指引,激励着他们践行环保行动。
社区居民教导小队成员写毛笔字
小队成员与育德社区居民合影留念
(二)乡村宣传:深入基层,普及环保知识,共筑绿色家园
在隆阳区金鸡乡八大营村,小分队通过发放环保资料、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向村民普及环保理念。队员们耐心细致地讲解,鼓励村民从日常小事做起,共同守护乡村生态环境。通过与村民的深入交流,小分队进一步了解了乡村环保的实际需求,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
小队成员在左所村委会合影留念
小队成员在育德社区村委会合影留念
活动中,一位村民感慨道:“以前我们没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今天听了孩子们的讲解,才知道原来垃圾也能变废为宝。”小分队的宣传不仅提升了村民的环保意识,更激发了他们参与环保行动的积极性,为乡村的绿色发展筑牢了坚实基础。
小队成员在与居民商讨环保的重要性
小队成员与居民进行环保知识科普
小队成员为居民宣读环保手册
(三)湿地公园:守护生态,净滩行动
在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小分队开展了湖滩垃圾清理行动,重点清除纸屑、塑料袋、烟头等垃圾。同时,队员们向游客宣传湿地保护的重要性,呼吁共同守护湿地生态。此次行动不仅美化了湿地环境,还增强了公众的环保意识。
小队成员帮助工人打捞水草
小队成员在湖滩边清理垃圾
小队成员在湿地公园为居民宣传环保知识
通过社区、乡村和湿地公园的科普宣传活动,“清绿碧溪”小分队成功将环保理念传递给更多人,提升了公众的环保意识,推动了绿色生活方式的普及。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更为保山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可持续发展探索:科技赋能,助力绿色转型
“清绿碧溪”小分队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向,走进保山盛芸无土栽培生态园,调研新型无土农业模式。生态园采用德国进口无菌基质、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和韩国高架栽培模式,实现了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这种模式突破了传统种植对土壤的依赖,提升了土地利用率,减少了病虫害和农药使用,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张应梅老师为小队成员介绍观光园的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
在生态园,负责人张应梅老师向队员们介绍了无土栽培技术的优势,强调其在提高产量和农产品绿色健康方面的显著效益。通过实地参观和学习,队员们深刻认识到科技在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此次探索让队员们意识到,科技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未来小分队将继续关注科技创新在生态保护中的应用,为推动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智慧。
张老师为小队成员答疑解惑
盛芸无土栽培观光园
四、实践成果与展望:守护生态,共筑绿色未来
“清绿碧溪”小分队深入调研东河治理、北庙水库、青华海湿地、保山市中心城区第一生活污水处理厂及垃圾分类展示中心,积累了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经验。通过科普宣传,提升了社区和乡村居民的环保意识,并探索无土栽培技术,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队员们在实践中成长,专业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显著提升,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带动更多人参与环保事业。
小队成员与第一污水处理厂梁厂长合影留念
小队成员在盛芸无土栽培观光园合影留念
活动结束后,小分队收到保山市隆阳区金鸡乡务本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和育德村村民委员会的感谢信,高度赞扬队员们的积极贡献,肯定了他们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未来,小分队将继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共建和谐美好家园贡献力量。感谢所有支持和帮助过小分队的单位和个人!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唐连江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