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草原实践队:一“碳”究竟润童心,青青绿意筑未来

发布时间:2025-02-24 20:16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袁小敏   阅读 1.8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2月24日讯 (通讯员:孙沈雪)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亦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2025年2月,作为青少年财经素养的教育实践,西南财经大学“暖冬”系列专项之“一‘碳’究竟——绿色创新与科普实践”项目再度起航。来自经济学院的“青青草原实践队”利用假期时间,结合时代背景,立足财经特色,携手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与温江区东大街第二小学校长安路分校共同展开一场为期五天的公益性授课活动,将双碳理念与财经素养、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帮助青少年儿童树立低碳意识,培养绿色观念,助力双碳目标的国际承诺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国内需求。

图为青青草原实践队在为孩子们授课。孙沈雪 供图

从教案到实践:精心筹备深耕绿色教育

为了更好推进教学科普实践项目的顺利实施,提升课程的专业度与趣味性,实践队结合项目资源与专业指导,围绕“教案研读”“读本探讨”“课程设计”“教具筹备”与“课程试讲”等环节展开了细致的前期准备。通过深入研读由共青团西南财经大学委员会提供的《双碳世界奇遇记——教师用书》,团队成员对相关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核心活动进行了针对性的系统梳理,并结合青少年儿童的认知特点,对读本《一“碳”究竟——双碳世界奇遇记》进行二次开发,设计出“创艺再生工作坊”“低碳侦探大作战”“碳排放计算器”等团队创新课程。

其中,教具筹备是青青草原实践队在此次课程准备过程中的一大亮点。除了制作与课程内容相适配的幻灯片课件辅助教学,团队还开发了结合创新课程自制的活动道具、角色扮演互动视频与碳排放计算软件等独特设计,希望通过寓教于乐、融学于趣、化教于心,初步构建青少年的双碳理念,践行绿色出行、垃圾分类、节约能源等低碳倡导。在“低碳侦探大作战”的课程筹备中,实践队便以“绿意镇”为虚拟场景制作了可供学生进行自由选择的互动视频,通过模拟超市、街道等生活化场景,引导学生辨别高碳行为。主讲人陈梦蝶介绍:“我们试图将孩子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课堂,从而以此让他们直观感受到日常的行为选择将对碳排放及环境造成的不同影响。”

图为青青草原实践队的教具设计。顾晓涵 供图

从游戏到探索:寓教于乐解码低碳认知

2月19日,由西南财经大学青青草原实践队带来的“一‘碳’究竟——绿色创新与科普实践”系列双碳课程正式启动。实践队成员走进小学校园,以“创艺再生工作坊——低碳生活手工实践课”作为初始课程,拉开了教育实践项目活动的帷幕。

主讲人刘晋旖以“高碳危机”作为课程切入点,通过展示快递箱、饮料瓶等废弃物品,向学生阐释了“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在手工实践课上,小朋友们分组制作环保工艺品,将废旧材料转化为创意作品,利用废旧纸盒拼装存钱罐,将纸杯改造成分类垃圾桶,甚至用鸡蛋托与粘土创作出可爱的动物雕塑。制作完成后,小李同学举着他们小组共同制作的“存钱罐”兴奋地分享:“我以后要把家里不用的纸盒都收集起来,做成更好看的存钱罐!”助教周昕婷观察到,孩子们在动手过程中不仅深刻理解了低碳理念,还会主动探讨如何在生活中减少家庭浪费,“这种实践教育在双碳理念的传递上或许比单纯的课堂说教更加有效。”

图为青青草原实践队在带孩子们进行手工实践。孙沈雪 供图

此外,实践队还带来了“低碳侦探大作战”“垃圾分类连连看”等特色课程。学生们化身为勇敢的“低碳侦探”,在主讲老师们的带领下逐步揭开“绿意镇”的低碳真相。面对“使用塑料袋还是环保袋”“选择共享单车还是私家车”等生活情境,孩子们通过小组讨论作出了正确的低碳选择。而在将废纸巾、荧光笔等卡片进行正确分类后,小朋友们为“绿意镇”的小镇宣传栏共同绘制了以“低碳生活”为主题的宣传海报,通过手中的画笔生动展现出自己对低碳理念的全新认识与对绿色未来的美好憧憬。

从双碳到财经:学科优势注入青年智慧

作为财经类高校的实践团队,青青草原实践队”将学科特色与双碳教育紧密结合,在课程中融入了鲜明的财经元素,充分诠释了西财学子“大气为人,大志某事,大爱行天下”的精神品格。在“魔法货币拍卖会”环节中,团队便将经济学中的资源分配理论转化为儿童可理解的互动游戏。学生通过竞拍装饰材料,体验市场供需关系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同时理解“低碳经济”的概念核心,即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

而在“碳排放计算器”的引入上,团队基于财经数据分析方法,开发出一套简化版碳排放模型,将家庭用电、交通出行等日常行为量化为“碳积分”。孩子们通过输入数据,就能够直观看到自身行为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以数据化呈现将抽象的低碳概念变得更为触手可及。团队负责人袁小敏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财经视角,让青少年认识到绿色转型不仅是环保问题,更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这也是西财人‘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责任与担当。”

图为青青草原实践队在为孩子们介绍气候政策。孙沈雪 供图

“青青草原实践队”为期五天的课程实践仍在持续进行,而绿色理念的种子已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从废弃纸盒到分类垃圾桶,从虚拟小镇到现实生活,西南财经大学学子用创新与热情,为青少年搭建了一座连接知识与行动的桥梁,也为“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了青春力量。未来,实践队还将继续推进“一‘碳’究竟——绿色创新与科普实践”这场浸润童心的双碳科普之旅,促进更多学校参与绿色教育,助力青少年树立低碳意识,为成长为具有绿色创新理念与实践能力的绿色人才奠定基础。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袁小敏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66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