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期间,山东大学“故土情牵梦,青春力献乡”社会实践队伍成员王申阔,通过"青鸟计划"平台深入家乡山东省济宁市太白湖新区,在基层服务中践行青年担当,以实干精神书写青春答卷。
数据赋能发展:以严谨筑牢基层治理基石
王申阔积极参与 2025 年企业用工调查问卷的统计工作。面对涵盖上千家企业的庞杂问卷,他逐项核对、分类录入,累计完成逾五万条数据的精准统计,为政府制定就业政策提供了可靠支撑。在组织部对各个社区部门调研考核的票数统计工作中,他更是以"零误差"的标准自我要求,从纸质选票的逐张核验到电子系统的同步录入,全程高效严谨。"每一份数据背后都关乎民生决策的公正性,容不得半点马虎。"王申阔表示,这段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基层工作的科学性与责任感。
温情传递希望:用脚步丈量民生温度
1月19日至21日,王申阔跟随工作组走访慰问退伍老兵、困难党员及低收入家庭。他不仅送去了米面粮油等生活物资,还带去了新年祝福和慰问金,同时,他以倾听者的角色默默记下了老兵们珍藏的军旅故事,在贫困户家中捕捉那些坚韧向上的生活细节。一位曾参与抗美援朝的老兵紧握着他的手说:"年轻人能记住历史,家乡就有未来。"这些互动让王申阔感受到:"帮扶不仅是物质上的支持,更是精神上的共鸣。我们需要做的,是让每一份关怀都带着尊严与温度。"
实践淬炼成长:从象牙塔到乡土的双向奔赴
从数据统计的精细操作到直面基层的复杂生态,王申阔在实践中完成了从‘旁观者’到‘建设者’的角色转变。"过去总觉得基层工作琐碎平凡,现在才明白,正是无数个‘平凡’汇聚成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他特别提到组织部前辈的言传身教:"他们教会我的不仅是工作方法,更是一种‘功成不必在我’的奉献情怀。"
王申阔的返乡志愿服务经历,是山东大学“故土情牵梦,青春力献乡”社会实践队伍的一个缩影。这个寒假,还有许许多多像他一样的山大学子,奔赴在家乡的各个角落,用青春的汗水浇灌家乡的土地,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他们的故事,正在充满希望的故土上,悄然书写着属于青春的壮丽篇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盛嘉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