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约盛夏——航大学子共镌曙光

发布时间:2024-08-26 12:4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玺乔 韩坤昱   阅读 5.5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大学生云报8月26日讯(通讯员 林瀚轩)习总书记在2024年年初时强调,对中国革命战争史要学而时习之,大学生作为时代的排头兵,更要贯彻落实总书记的红色教育精神,弘扬爱国主义情怀。长沙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众多承载厚重历史和伟大精神的红色遗迹, 为追随党的脚步,追溯党的起源,“湘畔寻红色初心 星城铸励志忠魂”实践队队员怀着承前启后的胸怀,注重团队精神,坚守初心意识,承担宏大责任,踏上红色足迹,传播中国故事。

(图为实践队队旗)

学 ——品红色精神,学传承之姿

暑期来临,“湘畔寻红色初心 星城铸励志忠魂”实践队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湖湘红色精神的学习。

线上方面,在出发前,为了使实践更高效地进行,实践队开展了烈士精神线上学习会和安全教育会,实践队队长带领队员们依次了解并学习了本次三下乡具体实践地点的历史背景,学习先烈们的红色精神。

(图为实践队线上学习截图 曾昊洋 摄)

从谭嗣同到黄兴的坚韧不屈,从杨开慧到萧山令的铮铮傲骨,再品夏明翰与蔡和森的豪壮预言。忆往昔,那些为民族独立解放,为国家繁荣富强,为人民安康而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辈和人民英雄的精神如同涓涓细流绵延,滋润着中华后辈的万里心田,根植在吾辈心中,长出万丈青木。

(图为实践队线上学习截图 曾昊洋 摄)

线下方面,实践队有序前往湖南长沙进行实践活动。从湖南省博物馆的悠久历史到烈士陵园的铮铮铁骨,从岳麓书院的钟灵毓秀到李自健美术馆的泽被后世,从湖南省党史馆的庄严隆重到橘子洲头的伟人风姿,实践队队员深感先辈烈士传达的精神,深记其中源泉,去描绘新世纪的春意盎然,山花烂漫,岁月静好与生机勃勃。

(图为实践队于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馆线下学习合影 闫彤 摄)

思——思所行之源,踏未完之路

一路上常陷入思考,为什么出发,出发去哪里,会收获什么。寻找红色印记,探寻红色精神,感受红色文化,似乎无一不在昭示着,实践队一直在路上——在回顾历史的路上,在仰慕先辈的路上,在寻找初心的路上,更在找到自己的路上。

(图摄于橘子洲头 熊从 摄)

从长远来看,实践队此行,更是走在发现与探索的路上,走在传承文化路上,走在跟随党的路上,坚定不移走在复兴的路上。实践队员们认真体会动员会所学红色历史,并记录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思想感悟,大家集思广益,收集成员学习心得并收录入研学手册及宣传册。深化思考,加深理解,提升成员们思想文化素养。同时,实践队队员深思熟虑,针对“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弘扬烈士精神”一题展开辩论。

(图为实践队成员制作的心得手册)

践——行所到之处,览湘景之光

一.湘博古寺寻湖湘文化,烈士公园思先烈精神

实践队第一站便是湖南省博物馆,博物馆详细介绍了湖南省的人文历史,每一件展品都凝聚着先人的智慧和勤劳,让队员们不仅穿过时空隧道探寻灿烂文明,而且对这片民族多元并存的湖湘大地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图为实践队成员为其他同学讲解湖南省历史 韩坤昱 摄)

踏足烈士公园,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队成员们依次参观了烈士纪念馆内的各个展厅,随后队长代表实践队全体人员在纪念碑前敬献鲜花,全队默哀致敬,表达对烈士们的深切缅怀和无限敬仰,最后在湖畔举办以“如何传承和弘扬烈士精神”为主题的小型辩论赛,结束后队长对当天实践内容进行总结,并与队员们一同将当日心得记录在团队研学手册中。

二.岳麓山旁学府觅书香,李自健美术馆赏丹青

实践队成员在参观湖南大学时,感受千年学府的厚重情怀的同时品尝了校内特色美食, 如臭豆腐,糖油粑粑,酸辣粉等,感受到了何为舌尖上的中国;登上岳麓山,除了探访名扬中外的爱晚亭,那座古香古韵的岳麓书院,作为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其有书院八景,漫步在书院内,队员仿佛能听到千年前的朗朗读书声,回响着那一声声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

(图为实践队岳麓山实践合影 闫彤 摄)

光临李自健美术馆,诠释何为艺术无国界。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那幅《屠·生·佛 南京大屠杀》,引起了东西方的共鸣,人性,博爱与和平是人类共同的呼声,它能够通过独特的语言和形式,激发人们的共鸣与思考,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三.橘子洲头忆伟人豪情,长沙史馆览百年征程

队员立于橘子洲头,看湘江之水拍岸白帆过,站在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像前,仿佛穿越时空与伟人的灵魂对话。漫步在江边步道上,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图为实践队橘子洲头合影 闫彤 摄)

走进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馆,队员触摸着历史的脉搏,走过长长的毛泽东诗词对联书法艺术碑廊,品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等诗词,并跟随着小程序语音导览了解了诗作的历史背景,学习其背后的精神品质,明白了毛泽东诗词中的伟大民族精神对于长沙共产党发展的重大指导实践意义。通过与伟人在空间上近距离接触,实践队员在时间上也与伟人拉近了距离。

悟——读经典之作,望革命之澜

从上海库门到嘉兴南湖,从南昌起义到遵义会议,一次次创新突破意味着路的明晰,昭示着党的成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自信,强调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实践队队员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实际行动为党和国家的文化事业发展添砖加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实践结束后,成员还对自己身边的老党员进行了采访,聆听他们对党史的理解,汲取前辈的经验。

(图为实践队成员采访党员 吴佳芮 摄)

在八一建军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实践队成员走上街头,进行了围绕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共产党的街头采访,一段采访,倾听民众对军人的敬意与祝福,记录真挚情感。

(图为实践队成员街头采访 曾昊洋 摄)

“湘畔”实践队不仅要学习湖湘文化,更要做好宣传,弘扬湖湘文化。实践队成员制作调查问卷,调查民众对湖南红色教育基地和文化的了解程度,并有针对性地计划进行红色教育宣讲。同时,实践队也在抖音、公众号、视频号等多个平台创建实践队官方账号,记录和宣传实践队的实践过程。

(图为实践队官方公众号等)

爱国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它体现在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与保护,对科技创新的追求与探索,以及对社会发展的责任与担当。

行——思所感之史,到力所能及

所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历经此行,实践队队员更立志于传播红色文化,尽自己所能向他人科普所知革命知识与精神。“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让文化和自然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是队员们的责任和使命。

(图为实践队合影 姜欣池 摄)

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实践为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宣传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制胜法宝,筑牢意识形态安全屏障是重中之重。新时代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全社会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意识显著提升,千年文脉赓续绵延,灿烂文明生生不息。实践队更加需要将传承下来的先辈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实践队将传承红色精神,在生活中乐于助人,敬老爱幼,担当青年责任,讲好中国故事。

(图为实践队成员宣讲 韩坤昱 摄)

本次实践活动,秉承着习总书记的精神指示,实践队深刻相信,即使本次旅行结束了,但他们的足迹将不止于此,中华儿女必将踏遍祖国各地,耳畔仍响起“革命尚未结束”的声音。画卷仍在延展,人人都是画卷执笔之人,当勇立潮头,共谱中国未来之瑰丽篇章。(作者 中国民航大学 陈玺乔 韩坤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林瀚轩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06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