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2日讯(通讯员 胡芸洁)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建规学院学子积极响应党中央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政策、团省委推进“青年聚力·共同缔造”行动总体安排,于8月10日赴湖北省梁章村开展“青春手绘·美丽乡村”艺术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携手森林公园吹笛社区,助力梁章村文化建设,让乡村文化活起来,推动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执画笔,共绘绿动未来
8月10日,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青春手绘·美丽乡村”暑期社会实践队,携手湖北武汉吹笛社区,以梦为舟,以笔为桨,共同启航于乡村振兴的壮阔征途。这不仅仅是艺术创作,更是践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生动实践。在华科学生的画笔下,每一抹色彩都凝聚着对“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的深刻理解与践行。
图为实践队成员们正在墙绘
图为骑行长墙整体效果
图为小女孩长墙整体效果
本墙绘活动以“共同缔造”为主题,旨在通过艺术的形式展现梁章村与居民游客之间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以及村民们对家园建设的热情与智慧。实践队希望通过这两幅装饰性的平面构成作品,将自然风光、人文情感、环保意识以及共同缔造的理念融为一体,为村庄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同时实践队坚持“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使墙绘作品富含大众文化元素,贴近群众生活。草木与画中骑行元素的碰撞、晾衣杆与画中窗户的碰撞,更显自然和谐。
图为张贴栏改造
图为电线杆改造
基于“共建共享”的理念,实践队将曾经破旧脏乱的张贴栏、电线杆加以改造,让村容村貌更加美观。他们将多种元素组合在一起,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幅美观、有活力的画卷,吸引众多游客居民驻足观看。富有张力的字体的设计让画面变得更加饱满,为梁章村的乡村文化做了宣传,也让居民们身边熟悉的地方变得更加美丽,引导居民游客共同保护乡村环境,改善乡村面貌。
图为早餐店旁的改造
图为照相馆旁墙的改造
在一家早餐店的侧面小墙中,实践队设计了一幅“共造生机”的画,这寓意着梁章村的发展将更富生机活力,具有无限可能。同时,墙上的画与墙边种植的绿植相互映衬,既融入了居民的生活,又富有美感。而在初见照相馆边,结合老板的要求,实践队绘制了一幅来自动画且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的画面,这幅画也可以作为一个打卡点,吸引游客来到梁章村感受乡村风光。
图为游客驻足观看
活动进行期间,实践队收到了许多反馈,有路过的游客,也有当地的居民,有的为墙绘提出更多更好的建议,有的由衷地赞美实践队员们无私奉献的精神,“青年聚力·共同缔造”的理念在此被体现的淋漓尽致。这些改造为村落注入了更为新鲜的文化血液,为建设美丽乡村增添了艺术风韵和文化气息。
拉小手,共创童梦色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工作。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8月16日至18日,湖北省武汉市吹笛社区与华中科技大学的学生们携手,积极响应国家与社会的号召,在梁章村共同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青少年美育进乡村”活动。
图为美育活动中队员正在为孩子们介绍扭扭棒
图为美育活动中孩子们正在创作
三期美育活动,分别以漆扇制作、创意扭扭棒、树叶拓印为主题。实践队成员们带领孩子们穿越古今,领略漆扇的独特魅力与悠久历史,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让孩子们用稚嫩却充满想象的笔触,勾勒出心中的美好图景;从最简单的五角星开始,他们一步步引导孩子们掌握扭扭棒的基本技巧,让创意在手中慢慢成形,为孩子们带来了更多的惊喜与欢乐;树叶拓印,走进自然,孩子们用树叶作为画笔,在纸张上留下大自然的印记。他们的笑容与作品交相辉映,定格了这段美好的艺术探索之旅。
图为队员和孩子们的成果展示
美育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够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激发潜能。这些有趣的作品,不仅是艺术的结晶,更是孩子们成长路上宝贵的记忆,让他们在艺术的海洋中自由翱翔,享受创造的乐趣,感受生活的美好。
为期两个星期左右的实践活动在队员们的努力与坚持之下圆满结束,他们将所学所得与村民的期望相结合,用手中的画笔和创意,为村庄了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不论是墙绘,他们始终贯彻着“青年聚力·共同缔造”行动总体安排,携手社区,与广大居民共建共享美丽乡村,助力乡村振兴和基层社会治理。实践队创造的这些作品,不仅美化了环境,更激发了社区活力,成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使得梁章村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生态优势,吸引越来越多的目光。吹笛社区也与实践队一同,积极促进乡村振兴与乡村美育并肩前行,共绘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
图为社区工作人员与时间队成员的合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胡芸洁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