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师大外国语学院学子探访遵义会议纪念馆

发布时间:2024-08-22 11:2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刘进富   阅读 6.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22日讯(通讯员 刘进富)为深刻体会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会议精神,提高思想觉悟。遵义会议纪念馆作为遵义这片红色热土上独具特色的教育基地,2024年7月18日西华师大外国语学院“红星璀璨照征程  青年挺膺振国魂”爱国主义教育实践队来到这里参观学习。学习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坚持用理论结合实践解决中国问题的原则,重走长征路,感悟新征程。

伟大转折·光辉历程:遵义会议旧址探访

八十九年前的这里召开了一场决定中国红军命运的会议——遵义会议,这次会议中,中国红军领导人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博古、王明、李德等人“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遵义会议召开的会议室位于主楼二楼,遵义会议的召开事实上确定了毛主席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在危急关头挽救了红军,标志着党走向成熟。

图为实践队同学们在了解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通讯员 刘进富 摄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运用马克思原理结合中国实际解决自己的路线、政策、方针问题,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对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来说,是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进入遵义会议旧址,他们发现,朴素的会场、古朴的桌椅,还有老一辈革命家简单却又显得气质非凡的红军装。这充分展现了红军和老一辈革命家朴实无华的气质与甘于奉献,能吃苦的精神。墙上展现的当时遵义会议所做出的决定,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及时发现党内问题,并充分结合实践予以纠正的精神。同时,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红星璀璨照征程  青年挺膺振国魂”爱国主义教育实践队从讲解员的口中聆听长征故事,五大主题内容感受红军长征不易。充分体会到了老一辈革命家能吃苦,敢吃苦,敢为人先,不怕困难的精神。

万里长征:走出中国革命的未来

跟随讲解员脚步来到遵义会议陈列馆,四渡赤水出奇兵跳出国军包围圈,直让反动派仰天长叹束手无策,长征为中国革命留下了革命火种,更描绘了一篇篇“军民鱼水情”的动人画面。“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毛主席曾在率领红军越过岷山后题下这首诗,满怀喜悦地回顾过去一年的点点滴滴。实践队同学们注视着墙壁上每一个字,目光所及之处皆是红军长征的不易,耳边传来的是讲解员对于红军长征过程的讲述,历史与现代的碰撞,剩下的是实践队同学们心中无限的感慨。

图为实践队同学们正在探究长征路线。通讯员 刘进富 摄

前有“断肠将军”陈树湘宁死不屈,后有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用脚步去丈量脚下的每一步路。长征路上的一草一木都留下了红军战士们的血汗,而今天在这片红色热土上正有一批又一批爱党爱国的先进青年前往学习。如何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正是实践队同学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听完讲解员对长征过程的讲解,实践队同学们展开了一场激烈交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与时代共振,交出一份满意的时代答卷。当今中国面对国际上的风起云涌已经有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风波不断仍然呼唤青年学子不断加入到一线奋斗行列中去。作为时代新青年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去,为现代化强国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着眼实践队同学们本身,作为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是未来学好英语去讲好中国故事的人选。不仅未来可能站在讲台上为培养下一批有为青年助力,还可能站在外交舞台上传播中国声音,传递中国力量!

西华师大外国语学院“红星璀璨照征程  青年挺膺振国魂”爱国主义教育实践队经此旅途后深深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性,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一步步跨过艰难险阻,突破外国技术封锁,朝着现代化强国稳步前进。遵义会议精神的现代延续就是让同学们充分学会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不能空谈理想抱负,遇到问题及时寻求办法解决不做偏执的人。长征精神让同学们学会不怕艰难险阻加油干的精神,风雨过后是彩虹,朝着理想目标稳步前进,为国为党为人民!

图为实践队同学们在了解当代中国成就。通讯员  刘进富 摄

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红星璀璨照征程  青年挺膺振国魂”爱国主义教育实践队同学们不虚此行,真正学习遵义精神,切实体会长征不易,从本次实践中切实体会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为本次遵义会议纪念馆实践活动画上了圆满句号。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进富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

10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