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5日讯(通讯员 李龙森)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运用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讲好党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丹东地区丰富的红色资源是传承红色基因,开展研学活动的重要载体和鲜活教材。因此,2024年8月10日至8月14日,渤海大学“星星之火 强国戍边”社会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来到辽宁省丹东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渤海大学“星星之火 强国戍边”社会实践队合影)
实践环节覆盖辽宁六地—抗美援朝出征地精品红色教育实践路线(断桥-抗美援朝纪念馆-志愿军公园-鸭绿江浮桥遗址),旨在通过探访丹东市四个红色遗迹,厚植学生爱国情怀。实践队成员们将按照路线进行探访调研。
(渤海大学“星星之火 强国戍边”社会实践队实践模式图)
赓续红色基因,寻访红色印记
8月12日,实践队成员们前往丹东鸭绿江断桥进行采访调研活动,过程中有幸采访到两位退役军人。从两位退役军人的叙述中实践队成员们能深刻感受到其二位深厚的爱国情怀,并感悟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实践伟力,感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大凝聚力。追寻历史遗址不仅仅是对历史事件的回顾,更是一次对红色文化精神的深度体验。这些地方承载着革命先辈们的革命足迹和坚定信念,使人们更加坚定在新时代继续前行的信心和决心。
(实践队成员与应邀采访的退伍军人游客合影)
(实践队成员前往鸭绿江断桥遗址)
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血脉
波澜壮岁欣回首,敢在人先又续征。实践队成员为更好地传承并发扬红色文化,在鸭绿江断桥开展了红色文化宣讲活动,并进行充分调研,对于“红色教育如何传承”“红色教育的社会价值”等问题进行深入采访。
(团队成员对居民及游客进行红色主题宣讲)
寻红色足迹,忆峥嵘岁月
8月13日,实践队的成员们来到抗美援朝纪念馆、志愿军公园进行调研采访。由专业讲解员带领成员参观纪念馆,介绍抗美援朝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重点讲解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事迹。参观过程中团队成员认真观看抗美援朝时期的实物展品,如武器装备、士兵生活用品等,更直观地感受当时的战争环境。参观结束后,成员分成小组,就所学内容展开讨论,激发思考抗美援朝战争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培养历史意识和国际视野。
(团队成员参观抗美援朝纪念馆)
本次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使团队成员及当地群众深深感受到了丹东这片土地上戍边英雄的精神。通过实践与研学交流,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魂,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动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丁宁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