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先辈足迹,重温红色记忆|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空中交通管理学院“星火传承·蓝天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纪实

发布时间:2024-08-12 21:4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江岳   阅读 7.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12日讯(通讯员 李江岳)为传承红色基因,凝聚时代力量,感悟先辈足迹,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2024年7月11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空管学院“星火传承,蓝天筑梦”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湖南省浏阳市永和镇李家大屋与秋收起义纪念馆,了解革命先辈艰苦奋斗、披荆斩棘、勇于抗争的岁月,纪念谱写壮烈史诗的红军英雄。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从讲解员的讲述中,团队成员了解到,秋收起义是1927年毛泽东同志领导的一场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斗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国革命力量暂时陷于低潮。在八七会议中,毛泽东在会上着重阐述了枪杆子出政权的思想,与国民党彻底划清界限,旗帜鲜明地以中国共产党的名义号召群众,并确定集中力量在湘东赣西发动以长沙为中心的武装起义。

团队成员们在深入了解秋收起义背后的曲折与艰辛后,无不被深深打动,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个充满硝烟与战火的年代,亲身感受到了起义军所经历的磨难和考验。在极度困难的环境下,红军战士坚信,有坚定的信念、崇高的信仰和顽强的毅力,任何困难都打不垮他们,他们用生命践行着自己的入党誓言。

图为团队成员在秋收起义纪念馆的合照(拍摄:乔宇轩)

团队成员从秋收起义的革命志士身上汲取了无穷的力量,秋收起义的历史故事将永远激励着所有青年不断前进,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团队成员们纷纷表示,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矢志不渝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为广大人民群众尽一份力,发一份光。

图为团队成员在秋收起义纪念园的合照(拍摄:乔宇轩)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紧接着,团队成员来到了浏阳县永和镇李家大屋——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的成立地点。正是在这里,红一军团和三军团胜利会师,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和中共红一方面军总委。朱德任方面军总司令,毛泽东任总政治委员和总前委书记,彭德怀任副总司令,滕代远任副总政治委员。未来的中央红军,也正是从这里走出来的。

图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成立史实陈列馆(拍摄:乔宇轩)

实践团了解到,浏阳是中国革命红色人才的摇篮,在这里,不仅涌现了大量功勋卓著的元帅、大将,更见证了美好的军民团结。永和会师时,已年逾百岁的老人黄金吾曾亲眼见证那一幕。"许多人拿着大刀、背着长枪、穿着军装,齐站在李家大屋前,却从没有问百姓索要过一针一线。毛主席脚穿草鞋,头戴斗笠,站在大屋前的一块石头上,给大家作报告。"黄金吾老人动情地回忆道,当晚,盛大的红一方面军成立大会在李家大屋召开,成立大会举行后,军民一起进行了文艺联欢。党与人民同呼吸、共进退,这种如黄金一般军民一心、团结奋斗的美好佳话,应时时不忘传承下去。

图为讲解员为团队成员介绍红一方面军的成立过程(拍摄:乔宇轩)

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没有筚路蓝缕的伟大奋斗,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如今彪炳千秋的伟大功业。中国革命从点点星火,到红旗插遍,正是一点点微小的力量凝聚而成的。正如主席预测的那样,中国革命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最终,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

图为毛主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题词展示(拍摄:乔宇轩)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本次参观秋收起义纪念馆与李家大屋的历程,让大家感触良多,受益颇深。通过本次参观,团队成员了解到红一方面军成立背后那些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体悟到共产党员伟大的革命思想和矢志不渝的革命精神。作为青年大学生,更应以前辈作为榜样,将他们的品质融入学习、工作与生活,一心为公,用知识的浪花去推动理想的风帆,用脚踏实地的行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用满腔的激情为中国带来更好的明天!

图为团队成员在党旗前宣誓(拍摄:乔宇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江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2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