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工学子开展“探寻红色印记,青春挺膺担当” 爱国主义教育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4-08-12 17:1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徐闻灿   阅读 5.0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12日讯(通讯员 徐闻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充分用好地方红色资源,激励青年学子在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力量。2024年7月,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药品与健康学院“探阜研红”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小分队前往盐城阜宁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悟——追寻红色印记,感悟红色信仰

一处红色遗存就是一段红色记忆,就是一部值得铭记的党史。阜宁是有名的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驻扎阜宁长达17个月之久。活动中,小分队一同走访了新四军第三师师部旧址、芦蒲烈士塔、华中局第一次扩大会议旧址、停翅港新四军军部旧址、铁军广场纪念馆等红色基地,重温了抗日战争时期革命先辈们在阜宁奋斗过的光辉岁月,感悟了他们不畏艰险、浴血奋战的英雄主义气概。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阜宁铁军纪念馆”的合影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新四军军部旧址”的合影

图为实践队成员参观“卢蒲烈士塔—新四军盐阜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 

研——开展红色调研,探索红色乡村

近年来,阜宁深挖红色资源富矿,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在促进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红色资源正不断转化为推进乡村振兴的精神源泉和发展动能。在中组部、财政部红色村庄试点村——停翅港村,小分队通过线上调研与线下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走进当地党群服务中心、田间村头、村民社区……,调研了红色村庄的建设现状,探索了“红色资源”是如何转换为推动乡村“热辣滚烫”的强大引擎。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停翅港村与老党员交流,聆听红色故事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停翅港村的合影

述——讲述红色故事,共话美好生活

在停翅港党群服务中心,实践团代表进行了红色故事宣讲,讲述了陈毅、刘少奇等革命先烈在阜宁曾经奋斗过的丰功伟绩,感受了先烈们无畏的义举和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实践团成员与当地村民共同追忆往昔峥嵘岁月,共话当今美好生活。一位村民情不自禁地感叹道“没有革命先辈的无私奉献,就没有今天的阜宁。”

图为实践队代表在陈集社区进行红色故事宣讲图为实践队成员在陈集社区的合影

行——传承红色精神,践行青春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为传承好红色精神,用红色文化浸润童心。小分队成员结合专业特色在当地幼儿园红色主题教学活动。活动中,实践团给幼儿们讲述红色故事、带领他们学习红色手势舞、绘画出“心中的祖国”……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当地幼儿园进行红色主题教学,用红色文化浸润童心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幼儿园与小朋友们的合影

  为充分践行先辈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在停翅港社区“幸福食堂”,实践团协助社区工作人员打扫食堂、给老人们做饭、打饭,陪老人们聊天,给老人们演唱红歌……笑声与歌声互相交织,为幸福食堂增添了一抹“志愿红”。

 

 

图为实践队成员停翅港社区“幸福食堂”为老人打饭、做饭、陪老人聊天、唱红歌“

红色薪火生生不息,红色精神代代相传。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了地方红色资源的育人功能,促进了红色血脉的觉醒、红色基因的赓续、红色精神的传承。实践团成员表示会以此次经历为动力,在实践中勇担使命,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熠熠生辉,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徐闻灿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2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