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榜挂帅-“台儿庄战役”烽火追忆团]烽火追忆之海大学子走进台儿庄,探寻抗战历史足迹(二)

发布时间:2024-08-08 11:0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黄启航   阅读 7.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8日讯(通讯员 潘高 李炳潭),团队首先前往台儿庄退役军人事务局,受到了局长荆忠锋荆局长的热情接待。在向荆局长介绍了他们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后。荆局长表达了对团队到访的热烈欢迎,言辞间透露出对年轻一代的深切期望与肯定。他表示:“在当今时代,见证了新一代大学生们不仅怀揣着远大的理想,更勇于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与担当,实属难能可贵。你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不断成长为社会的栋梁之才,而今更以实际行动回馈家乡,致力于传承与弘扬台儿庄精神,这份情怀令人动容。”荆局长的话语中充满了鼓舞与期许。他进一步表示,事务局将全力以赴,为团队的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团队有幸采访到了抗日英雄张景桂,一名退伍军人英雄,现在已经95岁高龄。8岁时,他便勇敢地在炮火间参与台儿庄战役中军队间的信息传递工作。亲眼目睹了台儿庄战役的惨烈。爷爷身经百战,身上伤痕累累。视力和听力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但谈及战争经历时,他依然精神矍铄,详细叙述了那段辉煌与艰辛的岁月。

 

张景桂爷爷时而沉浸在对战友牺牲的深深怀念之中,描述着那些并肩作战、生死相依的日子,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如何在瞬间化为永恒;时而又满怀激情地演示着当年军人们庄严的敬礼姿势,那份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穿越时空,依然让人动容。当队伍的问到他是否害怕牺牲时,他说:“身后就是国家和人民,我们是军人,为了他们,我们不怕牺牲。”张爷爷爷的话语朴实而深刻,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家国情怀,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在完成了对退伍老兵张景桂的采访之后,烽火追忆团带着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敬意,继续他们的实践之旅。前往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联系采访了两位台儿庄战役研究领域的专家——台儿庄战役研究会副会长郑学富和台儿庄区涧头集镇四级主任科员周顶全周主任,两位专家都对台儿庄战役这段历史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

首先,他们采访了郑学富郑部长。郑部长作为资深的台儿庄战役研究专家,首先向团队成员们介绍了台儿庄战役整体的概况以及台儿庄战役的重要历史意义。此外,郑部长还介绍了战争中特别让人印象深刻的细节,中共地下党员第59军参谋长张克侠,协助军长张自忠指挥临沂阻击战,取得了两次临沂大捷;第60军183师2营营长尹国华与妻子在牺牲前写的一封至诚至深的家书;台儿庄人民群众冒着枪林弹雨和敌机轰炸的危险,为守城官兵送来干粮等感人历史。在最后,郑部长对团队成员的工作表示了鼓励和期待:“烽火追忆团的工作对于传承和弘扬台儿庄战役的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他希望烽火追忆团能够把台儿庄的故事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铭记这段历史。”

随后,队伍采访了台儿庄区涧头集镇四级主任科员周顶全周主任,周主任向他们介绍了很多历史细节,包括发生在前后彭庄的战役(今彭庄村),讲述了战士们凭借肉身去炸钢铁巨兽坦克的动人历史;面对日军王牌精锐部队一次一次对台儿庄主城的进攻,而援兵迟迟未到,池峰城将军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王范堂将军率领57人敢死队殊死一战的感人故事。

由于当时参加台儿庄战役来自不同地区的队伍,西北军、川军、滇军、东北军等,很多退役军人和他们的后代现场采访难度很大,烽火追忆团通过线上的方式进行采访。特别地,他们联系上了当时守卫台儿庄主城的池峰城将军31师副师长康法如将军的曾孙康浩,向他们介绍讲述了康法如将军的奋战历史,战争时腿已负重伤,鲜血染红了双裤,仍奋勇与敌人肉搏,腹部受伤肠子流出,左手将肠子塞回肚中,而右手手握大刀依然挥向敌军,最终失血过多昏迷等感人历史。

通过对专家和退伍老兵及其后代的口述采访。他们以此次学习为契机,继续深入研究历史,传播抗战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这次采访,队员们更加深刻地感悟到了历史传承的重要性,以及老兵们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巨大贡献。同时,他们也深感责任重大,要将台儿庄的故事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铭记这段历史。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启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6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