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7日讯(通讯员 徐子豪、崔泽婷) 为赓续红色血脉,助力圣地发展,2024年7月21日,西安工程大学研究生赴陕西延安“艺颗红心·星火筑梦”实践团队前往枣园革命旧址、鲁迅艺术学院旧址两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感悟红色革命精神。
上午,实践团队第一站来到了《为人民服务》讲话纪念广场。步入广场,张思德同志负薪前行的雕塑映入眼帘,雕像左侧刻有《为人民服务》全文,雕像右侧为记录张思德生平事迹的浮雕。据悉,该广场是1944年9月8日毛主席为纪念张思德而发表《为人民服务》讲话的原址。
延安枣园革命旧址管理处副主任曹峰为实践团队进行现场专题教育——《张思德精神与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从专题讲解中我们得知:“1944年9月5日,张思德在执行烧炭任务时,炭窑突然坍塌,他奋力将战友推出窑口,自己却被埋在窑内,生命就此定格在29岁。面对这样一位优秀青年的骤然离世,1944年9月8日,毛泽东怀着悲痛的心情,在延安枣园发表了著名的《为人民服务》讲话,高度赞扬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境界。”
在专题教学后,徐子豪作为实践队员代表发言,他谈到:“张思德同志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奉献精神令我钦佩,他们用生命和热血诠释了红色精神的真谛,让我深刻理解“延安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作为设计学专业研究生,我们实践队应发挥专业所能,运用设计赋能新时代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青年学子们应深刻理解和践行张思德精神,为社会做出贡献,勇担时代重任。”
随后,实践队员们来到了枣园革命旧址。从讲解员的介绍中实践队员了解到:”枣园又名延园,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书记处在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前期的所在地,中央坐落着中共中央书记处礼堂,依山分布着5座独立的院落,分别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张闻天、彭德怀等中央领导的旧居。
实践队员跟随讲解员参观先辈们的旧居,革命先辈们认真工作的场景浮现前。在极其简陋的居住条件下,毛泽东在此领导了延安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主持召开了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和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撰写了《学习和时局》、《论联合政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愚公移山》等28篇著作。新时代青年应发扬先辈们不畏艰难困苦的革命精神,争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
下午,实践成员来到了鲁迅艺术学院旧址。鲁艺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开办的第一所培养各种高级中级文化艺术人才的学院。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走进天主教堂,这里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六次全体会议场景。中共六大通过了《中共扩大的六中全会政治决议案》,阐明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基本政策,基本上克服了王明右倾的错误思想。毛泽东在党的七大讲道:“六中全会是决定中国之命运的”。
随后,实践成员参观了延安文艺纪念馆,馆内通过照片、实物、手稿、文献、艺术雕塑、场景和交互设计多种组合形式,讲述1935年到1948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十三年延安文艺实践活动,展示延安时期革命文艺对中国革命和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深远影响。鲁迅先生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光。作为设计学以及艺术设计专业的研究生,我们也应以“紧张、严肃、刻苦、虚心”严格要求自己。
通过参观学习,我们深刻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文艺工作者在延安时期艰苦奋斗的历程,坚定不移的政治信仰,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要以红色精神为不竭力量之源,坚定理想信念,继承先辈遗志,筑造青春之梦。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徐子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