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6日讯 (通讯员:张馨文 张馨月 冷蔼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乡村振兴离不开教育和人才的培养。”乡村振兴,教育先行。为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动主题教育活动的有序开展,促进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同时坚守党的教育方针不动摇,微光成炬社会实践团队踏上了第三日的“三下乡”支教之旅,致力于知识的播撒与儿童成长的陪伴,用爱心与智慧点亮乡村的希望之光。
党史教育润童心,红色基因永传承
“中国惟有国魂是最可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人才真有进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学习好党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是坚定信仰理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学好党史有助于青少年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培养青少年的艰苦奋斗精神和创新意识。
7月18日上午,团队成员张馨文、李江川为孩子们展开“党史我知道”教育课程。首先团队成员言简意赅地勾勒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从古代的辉煌盛世,到大清王朝的日渐式微;从英国马格尔尼等使团两次访华背后隐藏的不平等条约,到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这一系列生动的讲述,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那个时代国家的艰难处境,以及在历史转折点上所面临的两种道路抉择。老师生动地阐述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临危不惧、舍生取义的王二小与坚贞不屈、英勇无畏的小萝卜头的故事,并让同学们进行了角色扮演,生动再现英雄们的无畏与坚定。课堂最后,全体同学在李老师和张老师的带领下,齐声高唱国歌并庄严宣誓:“我们要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激昂的歌声和坚定的誓言彰显着当代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决心。
图为全体同学宣誓
非遗剪纸绘童趣,传统文化永留馨
“我们的文化在这里啊!是非常文明的、进步的、先进的。将来传下去,还要传五千年,还不止五千年。”坚持文化自信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经之路。为此,团队成员刘嘉悦与易诗琪携手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遗剪纸”主题课程。活动伊始,刘老师和易老师从剪纸的由来、历史发展和主要流派等方面为小朋友们讲述剪纸历史。在小朋友们充分了解剪纸历史之后。老师们耐心地示范了剪纸的四个关键步骤:起稿、订纸、剪镂、贴裱。他们手把手地教导孩子们,如何将一张普通的彩纸,在剪刀的巧妙运作下,变成一幅幅精美的图案“原来,一张纸和一把剪刀,就能创造出如此美丽的奇迹!”赵汉卿小朋友在完成自己的作品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课堂的最后,小朋友们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与收获。正如那句古老的谚语所言:“剪纸之术,古已有之。以纸为媒,以剪为笔,匠心独运,化腐朽为神奇。”在中华土地上,剪纸艺术不仅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沉淀,更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图为剪纸课堂活动
性教育启童心智,科学观念永植心间
在当今社会,性教育的缺失已成为一个普遍且严峻的挑战。受中国传统文化保守性、家庭沟通不畅、学校资源匮乏以及社会认知偏差等多重因素影响,青少年在性知识与性观念上普遍缺乏正确的引导。因此,强化性教育课程的设置、丰富教育手段与形式等措施已刻不容缓。
为了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身体变化并学会预防性侵害,下午,团队成员王欣然与李江川开展了“预防性侵害,保护我自己”的主题课程。课程首先通过视频与图片资料,生动探讨了“我们来自哪里”这一话题,为孩子们打开了性知识的大门。随后,通过“贴便利贴”的趣味活动,巧妙地解决了孩子们对于隐私部位难以启齿的尴尬,帮助他们明确隐私部位的概念,并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
随着课程的深入,王老师借助“n号房”等真实案例,向孩子们深刻阐述了性侵害的多种形式与危害。她指出,无论是通过威胁、权力、暴力、金钱还是甜言蜜语等手段引诱或胁迫他人发生性关系,或是在性方面对他人造成伤害的行为,如强奸、性骚扰、猥亵、性虐待等,均属于性侵害范畴。同时,王老师还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模拟的情境中学会如何识别危险、保护自己,并掌握了在遭遇性侵害时应采取的正确应对措施。
图为性教育课堂
至此,微光成炬社会实践团队已近度过了半数的支教时光,团队将继续投身于乡村教育振兴的广阔实践中,以满腔的热情与智慧,助力乡村振兴事业;以实际行动响应党的号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张馨文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