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促学,点亮梦想——“红心研墨”暑期志愿教学活动

发布时间:2024-08-04 23:1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王砾雪 王媛媛   阅读 8.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4日讯(通讯员 王砾雪 王媛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时代的浪潮滚滚向前,每一代人都肩负着独特的使命与责任。为践行青年一代的神圣使命,2024年7月1日至2024年7月5日,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里,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志愿者们满怀热忱与期待,走进淮安市的乡村小学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孩子们开展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教学课堂。

“艺术是心灵的诉说,绘画是情感的表达。”在绘画课上,志愿者们给孩子们讲解素描笔法、色彩运用等知识,引导孩子们多角度思考,积极创造“与众不同”的艺术作品。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小朋友们展现了对绘画的浓厚兴趣和天赋,并且一起完成“我最崇拜的人”的课后小作业。结束之后,赵雨纯邀请小朋友纷纷介绍自己手中画出的最崇拜的人并了解背后的故事,小朋友们纷纷举手,踊跃发言。有的小朋友讲了毛泽东的故事,有的小朋友讲了消防员父亲的故事,有的小朋友讲了革命先烈邱少云的故事。志愿者们也在小朋友的基础上做了补充,将那些遥远的历史人物描绘得栩栩如生。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惊叹和掌声。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让同学们对绘画产生兴趣,还让同学们对于自己所画之人有了深刻的了解。

(图为小朋友完成绘画后。实践团队通讯员 王媛媛供图)

除了绘画课的教授之外,志愿者们还举办了英语小讲堂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小朋友们在娱乐的同时,又学到了英语知识。使小朋友增强了信心,让孩子们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也能有所收获。

 (图为志愿者在辅导小朋友。实践团队通讯员 王媛媛供图)

时光流转,到了红色宣讲时间,今天的宣讲人是张思思。她向同学们讲述,淮安在抗日战争期间历经多次关键的战役与战斗,充分展现出淮安人民坚定不移的抗战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抵抗精神。

 (图为志愿者在辅导小朋友做题。实践队通讯员 张思思供图)

张思思深情地告诉孩子们,在抗战期间,淮安的人民和军队面对日、伪、顽夹击的严峻形势,同仇敌忾、浴血奋战,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篇章。淮安的抗战历史,不但是江苏乃至全国抗日战争历史的重要构成部分,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见证。

“红军战士们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依然坚持战斗,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志愿者张思思深情地说道。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一个小孩子在听完志愿者们的讲述后说道,“在红色主题教育中,我们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和艰苦奋斗的斗争故事。通过学习先辈们无私奉献的英勇事迹,我对于祖国的深厚文化底蕴以及中华民族团结进取的精神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用好用活红色资源,开展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是培养小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教育活动。志愿者们通过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思想,帮助孩子们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图为志愿者在讲党史课。实践队通讯员 张思思供图)

“鲜艳的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它那火一般的颜色,象征着革命烈士的英勇无畏和牺牲。”志愿者小王给孩子们讲到红领巾的时候说到。我相信,孩子们也感觉到了这份力量。红领巾是我们渴望知识的眼神;红领巾是我们奋发前进的脚步;红领巾是一艘引领我们从狭窄的地方驶向大海的小船;红领巾更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这是少先队队歌,它铿锵有力的歌词,激励每一个少先队员奋发图强,更上一层楼。

本次志愿教学活动为淮安地区的孩子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教学课程,让孩子们在读、听、思、做中感受到了知识的魅力和梦想的方向。“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正如苏格拉底所言,潜心教学,开拓创新,全心全意走教育之路,方可在广袤的祖国大地上谱写出动人的篇章。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将继续扎根广大地区的社区志愿教学服务,创新教学内容和思路,以教育之质量,添未来之风光。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砾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8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