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3日讯(通讯员 黄佳静) 在历史的长河中缓缓流淌,有这样一位人物,他以不屈的脊梁镌刻下了一段段不朽的传奇。今天,广东科技学院赴东莞企石追寻红色足迹突击队来到了深巷村,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姚映霞女士和我们一同揭开这位英雄人物——姚兴先生,那波澜壮阔的一生。
人物介绍
姚兴是企石镇深巷村人,同时是一名复员军人,出生于1935年6月。1948年,年仅14岁的姚兴加入了东江两广纵队,期间他虚心好学,通过自学练就一手好文笔。此后,在1950年,16岁的他加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四十军,并随队参与抗美援朝战争。在抗美援朝中,作为通讯员,他英勇无畏,冲锋在前。退役后,他积极参与社会建设,于1958年入党,曾任村干部,以军人本色贡献力量。
图为姚兴先生参加活动 ,源自东莞市企石镇中心小学
人物故事
稚子肩挑千斤担,早慧之光映青山
1942年,姚兴年仅七岁,但他已经展现出超乎常人的坚韧与独立,幼小的肩膀,不仅扛起了家务的重担,更承载了对家庭深沉的爱与责任。他的每一步成长,都如同山间坚韧的青松,根深叶茂,向着光明与希望茁壮成长。
图为姚兴先生个人照片,源自印象企石
军旅荣耀,铁血铸就的辉煌篇章
姚兴一米八的伟岸身躯下藏着一颗炙热的心。从一名普通的警卫员,到赢得连长青睐的佼佼者。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他更是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书写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战地传奇。每一次穿越枪林弹雨的送信,都是对信念的坚守;每一份对和平的渴望,都化作了他前行的动力。
图为姚兴先生获得的纪念章,源自印象企石
归乡筑梦,艰辛路上的希望之光
1957年,姚兴荣耀归乡,迎接他的却是家庭的贫苦和挑战。但他没有沉沦,他用勤劳的双手在家乡的土地上重新筑起了梦想的家园。从东莞的奋斗到家乡的坚守,他始终不忘初心,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为人民服务的崇高誓言。
图为姚兴先生获得的奖章,源自印象企石
精神传承,新时代的强音回响
岁月悠悠,姚老先生成为了村民心中的一座灯塔。他的忠诚正直、无私奉献深深感染着每一个人。在过去,毛主席的思想如同种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伴随他走过了一生的风雨。他的离去,留给家人和村民无尽的哀思,但那份光辉与敬仰,却如同璀璨星辰,永远照亮着后人前行的道路。勋章闪闪,不仅是他一生的荣耀与见证,更是对后来者无尽的激励与鼓舞。
图为成员们在采访姚兴先生的家属——姚映霞女士
致敬传奇,共赴未来
姚老先生虽已远去,但他的精神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他的故事,是红色文化传承的生动教材。而我们的每一份坚持与努力,都是对姚老先生最好的缅怀与致敬。在新时代的征程上,让我们铭记这位传奇人物的一生,以他为榜样,在各自的领域里发光发热,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广东科技学院赴东莞企石追寻红色足迹突击队与姚映霞女士的合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佳静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